浙江在線柯橋10月21日電(記者 祝梅 通訊員 馮昊)20日8時28分,紹興柯橋區天實低碳產業園內,第一股零碳環保蒸汽正式產出。很快,園區內首批共8家印染后整理企業的定型機就開始工作。與此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喚醒”它們的,是運用規模化綠電與熔鹽儲能技術生產的中壓蒸汽。
這是我省工業領域首個應用熔鹽儲能技術的項目,也是省“十四五”首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之一。該項目利用熔鹽儲能系統,在電網谷電時段取電、轉化為熱能存儲于熔鹽罐內,在高峰時段則對外供熱或發電,既可實現電網削峰填谷,更為柯橋當地化纖印染行業轉向低碳綠色發展提供了實踐路徑。
首期50t/h綠電熔鹽儲能試點項目投資約2億元,占地10余畝。項目投資方、浙江天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紹興化纖印染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據計算,該試點項目每年可發電3200萬千瓦時,年供蒸汽量42萬噸,年可節約標準煤7.7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4.5萬噸。
“目前我們每小時產出約10噸左右的環保蒸汽。”紹興綠電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俞建強告訴記者,相較傳統的天然氣,采用環保蒸汽后,一臺定型機每天每小時的用能成本可下降150元左右。
除了用能成本優勢,環保蒸汽的溫度、壓力輸出也更為穩定,可以讓定型機處于最佳參數狀態,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據測算,目前采用環保蒸汽的定型機每分鐘可完成40米左右的布料整型,而采用天然氣生產,每分鐘的產能在35米左右。
據了解,目前天實低碳產業園內共有34家企業,除首批完成低碳化改造的試水企業外,大部分正處于用氣基礎設施改造階段。在產能拉滿的情況下,該項目每小時可供應約50噸環保蒸汽,而園區用戶越多,蒸汽用能損耗就越小,未來有望進一步節本提效。
伴隨第一股環保蒸汽順利產出,目前,該項目在為園區企業供能方面已踏出堅實一步,而供電端的相關建設還在推進中,預計將于年底總體完工,在明年初實現全面投產。
“熔鹽儲能是浙江省新型儲能發展的導向性技術之一。”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新型儲能發展,今年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印發《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劃》,遴選出首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制定了扶持力度領先的容量補貼政策。“我們鼓勵探索多元技術路線,液態空氣儲能技術、鈦酸鋰電池技術、鐵-鉻液流電池技術、鋅鎳空液流電池技術等均將在浙江落地示范,為浙江的電力能源保障和儲能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助力。”該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