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名片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綠色成為安吉最動人的色彩:全面推進藍天、碧水、凈土、清廢、治塑保衛戰,成為聯合國人居獎首個獲得縣,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新時代鄉村治理“余村經驗”全面推廣……安吉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動人畫卷。
綠色實踐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州市委常委、安吉縣委書記楊衛東對此倍感自豪:“安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正是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了這一理念。“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這更加堅定了安吉生態立縣的決心。”
10多年來,安吉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堅持生態立縣戰略,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生態立縣,我們曾經面臨巨大壓力。”楊衛東代表介紹,本世紀初,安吉定下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后,下大力氣關停“母親河”西苕溪沿線的污染企業,造成第二年財政收入銳減,但縣委縣政府沒有猶豫,最終還母親河以清流。今年夏天,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太湖白魚時隔40年大規模重現西苕溪,不少市民歡呼“兒時的記憶回來了”。
西苕溪的變化,折射出安吉生態環境的日益提升。目前,安吉全縣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持續保持在70%以上,地表水、飲用水、出境水達標率均為100%,實現了“氣凈、水凈、土凈”。
安吉是中國竹鄉,但近年來傳統竹產業的發展遇到瓶頸。“為更好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我們建立了縣一級的生態平臺。”楊衛東代表說,群眾經營的竹林通過農村集體合作社流轉到平臺,由平臺統一規劃、經營、為企業提供碳排放配額。而農村集體合作社則獲得流轉資金,可以進行投資,帶動農民、農村增收致富。“如此一來,農村、農民得到了實惠,竹產業也獲得了規模性發展。”楊衛東代表興奮地說。
黨的二十大對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楊衛東代表信心滿滿,他說,多年綠色發展栽下的“常青樹”,已變成百姓的“搖錢樹”“幸福樹”,安吉將進一步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生態富民走得更遠,高水平打造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區,高質量建設國際化綠色山水美好城市,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安吉樣本。
綠色成績單
通過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選優育強生態產業項目、構建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安吉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從2005年到2021年,安吉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3%,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8.0%,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034元增加到39495元,增長了4倍多,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9∶1縮小到1.66∶1,三次產業結構比從13.9∶47.1∶39調整到4.9∶48.4∶46.7。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