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9日訊(通訊員 莫驍琦 趙煥杰)最近臨平崇文社區佳源名城的居民會發現,這里變得更“環?!绷耍盒^設立“無廢回收站”,可回收的塑料瓶可以在這里“安家”;會客室配置直飲水,減少瓶裝礦泉水使用;辦公區紙張正反利用。從源頭大大減少垃圾產生。
“阿拉以前否曉得啥子是‘無廢’,今天發覺將垃圾收集起來、利用起來,也是為創建‘無廢社區’作貢獻。”居民王阿姨說著,便在小區微信群里積極轉發活動,帶動更多居民參與進來,減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好垃圾分類和資源利用,全力支持“無廢社區”創建工作。
為推進各類固廢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崇文社區從小處著手、從細處落腳,將綠色理念融入辦公、餐飲等各領域,積極踐行限塑禁塑、光盤行動等“無廢”舉措。這些細微的改變,正是崇文社區以“加減乘除”四大舉措點亮“無廢社區”,激活各個“無廢小細胞”的一個縮影。
宣傳“加法”,打好“宣傳主動仗”
以活動為載體,通過環保主題畫比拼、環保袋彩繪等活動,用藝術創作,傳播綠色理念和“無廢”理念;通過“舊物循環”,以置換的方式,讓居民家中的閑置物品變“廢”為”寶“。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形成“無廢城市人人共建,無廢成果人人共享”的局面,刷新社會文明新高度。
雜物“減法”,閑置空地變“寶地”
小區的閑置空地是小區的管理難題,不但有雜物亂堆還有非機動車隨便停放,極大影響小區環境面貌。崇文社區利用小區內的閑置空地,在征求業主意見的基礎上,多方協調,引入資源將空地改造為健身游樂場所,為孩童嬉戲提供場所,讓居民切身參與到環境改善帶來的利好。
管理“乘法”,發揮志愿者倍數效應
“現在我們內隨處可見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方式,打造‘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無廢社區’治理新面貌?!薄般y杏葉幫幫團”志愿隊伍負責人徐春鳳介紹,崇文社區組建“銀杏葉幫幫團”志愿隊伍,通過參觀、培訓、交流等形式提升志愿隊伍專業性,在小區非投放時段進行垃圾分類督導工作,并帶動更多鄰里參與到日常清潔家園活動中。同時,在小區內發動黨員、巾幗、團員、樓道長等志愿者,動員更多居民走出家門,愛護家園環境。
難題“除法”,破解垃圾分類難
為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破解垃圾分類難問題,崇文社區不斷提升垃圾分類管理模式。通過建立商戶聯盟、創新積分兌換方式,居民投放垃圾時得到的積分,可兌換成抵價券到轄區內五星商戶進行消費使用。激發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和家園環境守護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到創建綠色環保“無廢社區”中來。
崇文社區積極運用“四則運算”,做好“加減乘除”,精心打造“我家崇文”服務品牌,進一步優化轄區內環境,為“無廢社區”注入新動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