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新昌縣澄潭街道梅渚村宅前塘,五彩的燈光、騰空四射的水花,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從曾經的“黑臭塘”整治對象到如今全市“最美小微水體”,宅前塘是梅渚村蝶變發展為“網紅村”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21年該村累計接待游客45萬多人次,村集體收入達500萬元。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紹興市全面開展全域治水發展美麗經濟,積極推動工作從應急式向源頭治水轉變,從水體治理向水岸同治轉變,從單純環境治理向助推美麗經濟發展轉變。按照以水為脈、連線成片的思路,我市全面推進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美麗景觀帶建設,加快打造全域大景區大花園。投資500億元實施“雙十”重大防洪排澇工程,建成欽寸、永寧兩座大中型水庫,全面打造“兩江(曹娥江和浦陽江)、一網(平原河網)”全市域水城格局。大力推進“十江百河千溪水美”工程建設,涌現出泉畈村、梅渚村、擔山村等一大批水景村莊。
走進越城區鑒湖街道王家葑村,“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撲面而來,旖旎風光盡收眼底。近年來,該村全面開展“五水共治”,不斷改善村內水域環境,河水清了,環境美了,王家葑村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后花園”。依托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王家葑村先行先試,大力發展生態種養殖經濟,走出水旅融合、文旅興村的發展道路,真正將風景變為“錢景”。
管溪是上虞區下管鎮的母親河。近兩年來,結合當地實際,該鎮做足做活河道整治與文化挖掘文章,打造800平方米親水平臺、1000米觀景長廊、1000米騎行道……如今的管溪兩岸,呈現水美路闊的鄉村魅力,彩色柏油騎行道異常醒目,處處讓人心曠神怡,民宿、酒店等投資項目紛至沓來。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各地正在大力推進“治水+旅游+農業”融合發展,治水紅利正在逐步顯現,一大批戰略性強、成長性好的項目紛紛落地,為實現共同富裕增添不竭動能。
如今,以環城河、曹娥江大閘、新昌沃洲湖等5個國家水利風景區為點,通過“浙東運河”“唐詩之路”等線路,串聯起越城迪蕩湖、諸暨白塔湖、嵊州剡溪等水利網紅“打卡點”;通過實施“水利﹢”,促進“生態﹢”,弘揚“文化﹢”,帶動“經濟﹢”,推出“幸福河湖”IP游、研學游線路,充分發揮了水利資源優勢,生態價值有效轉化為經濟價值。
“我們要全力發展“水美經濟”,打造因水而美、因美而富的水美城市。”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治水部門將牢牢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為生態經濟注入水的動力,把水資源這一自然財富轉化成經濟財富、社會財富和發展財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