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紹興3月30日訊(記者 鄭夢瑩 苗麗娜)3月30日,紹興市越城區勝利東路上,高99.6米的王朝大酒店正式啟動拆除作業。至此,這座紹興古城曾經的第一高樓完成了“使命”。
“這幢樓與古城風貌肌理不符,功能也與城市發展需求不匹配,實施改造有利于打開古城的視線廊道。”紹興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辦公室主任徐覺民說。
根據規劃,兩年內,紹興市文旅集團將把此地打造為以王羲之行跡為核心的書圣故里歷史街區的南入口,通過局部點式微改造來激活完善片區功能需求,提升整個古城的品質價值。
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紹興古城,自越王勾踐建都以來,至今格局不變。城內“三山三塔”鼎峙,河網縱橫,更有魯迅啟蒙的三味書屋、陸游徜徉的沈園、徐渭蝸居的青藤書屋、秋瑾宣傳革命的大通學堂等名人遺跡,文化韻味深遠悠長。整個古城就像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上世紀90年代前后,古城內建起了包括王朝大酒店在內的許多高樓。隨著時間推移,一些高樓顯得與古城風貌格格不入。
為盡可能還原古城風貌,當地于2019年1月頒布施行《紹興古城保護利用條例》(下稱“《條例》”),明確“對古城范圍內現存不符合城市天際線、傳統格局、歷史風貌要求的建(構)筑物,應當根據古城保護相關規劃逐步依法實施降層、改造或者拆除措施”。
相關部門梳理了古城內全部高樓,充分研究后制定“一樓一策”,酌情而行。越城區府山街道負責人說,王朝大酒店正好卡在書圣故里與周恩來祖居片區之間的銜接處,書圣故里是目前紹興古城中規模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區域。酒店則因經營不善,已多年棄用,實施疏解再利用恰逢其時,計劃也受到周邊市民的歡迎。
這種慎重漸進式的做法和專家的觀點不謀而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副總規劃師趙中樞認為,紹興在古城保護利用過程中,根據相關法律和保護規劃,充分考慮到建筑功能需求和風貌等實際因素,反復測量、綜合評估、多方論證,具有科學嚴謹性與合法合理性。
自《條例》頒布至今,包括魯迅故里等區塊在內的91個古城保護利用項目已逐步推進。尤其是原市政府的兩幢10層以上大樓降到5層以下,改造成“紹興名人館”“氣象博物館”和“清廉館”,成為首個高樓疏解示范點,也成為紹興新的文化地標。“十四五”時期,紹興古城保護利用總投資將超300億元。
未來,變矮的古城,蘊含更美麗的風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