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徑山鎮前溪村,有一幢利用集體閑置房改造升級而成的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站,成為村里的獨特一景。
“在農村,再生資源物品隨處扔、無人收問題突出。”徑山鎮城建管理辦負責人表示,該鎮創新實施再生資源物品回收利用工作模式,通過建立回收倉庫,對再生資源應收盡收,制訂積分兌換制度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同時,設立大件垃圾拆解點和有毒有害垃圾存放點,填補了可回收物處置空白。
據了解,這是徑山鎮推進垃圾分類“三十六計”之一。“前溪大媽計”“斤斤計較計”“巧埋筍殼計”“1/4帶動計”“積分兌換計”……一個個巧妙的工作方法,使徑山鎮去年生活垃圾清運量較控量指標下降19.0%,被評為“2019年度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優勝街道(鄉鎮)”,求是村、前溪村成功創建“浙江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
推進垃圾分類這件民生“關鍵小事”,是余杭建設全域美麗大花園的生態底色。2019年,余杭大地掀起垃圾分類新時尚風潮,各地比學趕超氛圍濃厚,垃圾分類工作交出了一張亮眼成績單:在常住人口增加28.8萬人的情況下,全年生活垃圾進場量同比減量7.71%;獲評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優秀單位,全市年度考核位列第一,獲得浙江省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民生“關鍵小事”攻堅大會上獲悉:今年,我區力爭全年生活垃圾進場量同比再減量3%,全年人均生活垃圾進場量同比減量5%,全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量和易腐垃圾就地處置能力分別達到1000噸/日、600噸/日……今年,我區錨定“全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建設目標,凝心聚力打好垃圾分類攻堅戰。
新目標已生成,余杭不斷健全機制、優化模式、完善體系,全力構建“黨建引領、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格局。在深化源頭減量方面,通過嚴查商品過度包裝、推行光盤行動、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導無紙化辦公等舉措,營造綠色低碳新風尚;在健全回收體系方面,今年年底前實現城市區域“虎哥回收”全覆蓋,農村區域推進大件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暫存點建設,實現應收盡收;在提升處置能力方面,加強易腐垃圾就地處置點的建設力度和規范管理。
今年,我區把提高商業綜合體、規上工業企業、農貿市場等單位垃圾分類正確率作為工作重點,各區級相關部門按照“管行業就要管垃圾分類”要求,全面建立行業垃圾分類工作檢查考核機制,實行“紅黑榜”、檢查通報、評比公示等舉措。
截至5月底,全區生活垃圾進場量31.21萬噸,同比減量17.71%,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回收利用總量達985噸/日,相比2019年初的421噸/日增長1倍多。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