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河的重生,不僅能改變一座城市的人居環境,還能為當地社會發展帶來新的生機。
白洋河,海鹽的主干河道,與杭州灣水域相通。自古以來,海鹽人依賴白洋河獲取灌溉、水運、排澇等便利。過去,幾十家緊固件企業臨河而建,逐漸成為海鹽的支柱產業,每年產品出口量約80萬噸,占到全國的六分之一。然而,沿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流入河中,導致河道堵塞,水質惡化,白洋河生態一度惡化。
經過整治,如今的白洋河不僅成功摘掉水質劣V類的帽子,環境面貌亦煥然一新,成為居民休閑游覽的好去處。近日,我們來到白洋河畔,探尋這條昔日“黃河”美麗蝶變背后的故事。
美麗的白洋河。 縣委報道組供圖
“銹水河”不銹了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一陣秋雨澆醒了清晨,我們驅車前往白洋河旁一處涼亭,見到了正在練嗓子的高臻華。1952年出生的高臻華從小在白洋河畔長大,這條河幾乎承載了她所有的人生記憶。
“白洋河就在我家門口,春天摸螺螄,夏天去游泳,河水又清又甜。”高臻華回憶起兒時,嘴角不禁上揚。對她來說,這條綿延20多公里的小河是童年最大的游樂場,流淌著孩子們的歡樂童年。
2005年,海鹽在白洋河邊設立了明珠村振興工業園區,用于發展緊固件加工產業。起初,工業園環保設施不全,企業入駐后往河里直排銹水。面對渾濁的“銹水河”,別說魚蝦活不下來,村民都不敢取水澆地,白洋河因此被戲稱為“黃河”。
白洋河的遭遇,讓海鹽百姓感到痛心。“2007年起,我們從南往北逐步恢復白洋河的生態,目前兩側生態已得到徹底治理。”陪著我們采訪的海鹽縣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穆云飛說,尤其是2012年下半年,一場酸洗磷化企業和緊固件企業污染整治行動,讓白洋河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那一年,明珠村振興產業園區內被要求整治的69家企業中,有27家企業因為達不到污水排放標準,直接被要求停產,余下企業則被要求搬出產業園,并提升生產工藝,尤其是酸洗這道工藝,必須符合更嚴格的標準。
在穆云飛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當年被列入整治名單的海鹽宇星螺帽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沈家華早早在大門口等候。我們表明來意后,他帶我們徑直走向生產車間。“當初,園區提出,如果企業想繼續生存下去,一定要轉型升級。”沈家華對當時敲下來的“當頭一棒”依舊記憶深刻。
接到通知后,沈家華用兩年時間,多次出國考察學習,最終花560萬元從德國引進一臺拋丸機,利用鋼珠碰撞除銹的原理,徹底取代鹽酸化學除銹工藝,實現“零污染”。
順著沈家華手指的方向,我們看到了他眼中的“寶貝”。“這臺設備不僅能月處理近6000噸鋼料,還可節省一半的人工成本,總成本比以前降低了近一半。”改進生產工藝后,如今公司發展蒸蒸日上,沈家華正在等待成熟的時機,讓企業股改上市。
與沿岸企業一起蛻變的,還有白洋河本身。根據水面地形,在保護原有植被、保留生態池塘的基礎上,海鹽有關部門開展河道開挖、駁岸建設、綠化土方回填造型、苗木種植、園林建筑營造和亮化工程等,還市民一個休憩漫步的場所。
“后花園”熱鬧了
居民在白洋河旁的涼亭里鍛煉身體。
白洋河的變化還在持續中。
2014年底,白洋河濕地公園建成,公園里水清岸綠,面貌一新。目前,白洋河水質已經達到Ⅲ類水平,生物多樣性基本得到恢復。白洋河濕地公園成了海鹽的城市“后花園”,它所在的濱海新城也成為全省首個通過國家住建部評審的綠色生態示范城區。
沿河岸一路向前,綠道、公園設施已基本完善。“白洋河濕地公園分四期建設,目前已全部建成對外開放。”穆云飛向我們介紹道,公園建設注重原生態的開發,利用景觀自我修復功能,整合漁塘水域資源,通過理水筑島的手法,將亭、軒、景觀橋等具有江南特色的園林建筑、豐富的鄉土樹種及濕地植物融入整個環境中。
透過河面,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河底的水草。“這些叫黑藻。”原來,這一株株水草就是白洋河的“凈水器”,默默守護著河道的清潔。每隔一兩個月,環衛工人便會在河道旁集中打撈水藻,控制其生長速度。
“做夢都沒有想到,兒時的小河會變得這么美麗怡人。”站在白洋河濕地公園的涼亭里,高臻華看著眼前流水潺潺的自然環境,不禁對我們感慨道。在這里,她更是結交了一群“樂友”。每天清晨,高臻華都會和朋友們一起練聲、拉二胡、吹口琴、拉小提琴……小河的變化讓她們又驚又喜。
穆云飛告訴我們,近兩年,海鹽開始對白洋河流經的古蕩河流域城東片區實施綜合治理,將生態景觀、文旅、魚鱗海塘保護與河道整治自然融合,使城東片區形成一個防洪排澇包圍圈,打造出水清岸綠景美的人水和諧景觀。“你們看,這是最近新建成開放的公園。”他說。
順著他手指方向望去,一個占地320畝的綜合性公園映入我們眼簾。200多種綠植錯落有致,6萬平方米的人工湖上,各式霓虹燈隨音樂變換色彩。我們了解到,這個名叫夢湖的公園分為海之洲廣場、貝殼廣場、休閑街市等8個部分,營造出“水在園中、園在水中、園水相襯”的美妙景色。
“夢湖公園于2017年底開工。”穆云飛邊走邊為我們介紹,它的建成開放有效地彌補了城東片區綜合性公園的缺失,極大地改善了城區休閑游玩環境。
進園后步行大約10分鐘,就能看見公園最吸睛的人工湖。采訪當日雖不是周末和節假日,公園里的游客仍然絡繹不絕。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湖邊拍照、嬉戲。“在這里不僅能看到美麗的風景,還能讓孩子在科普觀光區學到不少知識。”市民金雪滿臉笑意地對我們說。
“聚寶盆”變大了
通過改造,白洋河水域面積增加了12000多平方米。這樣的蛻變不僅改善了周邊生態,更厘清了人們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經濟的思路,帶來了連海鹽人自己都沒想到的紅利。
“走,帶你們看看海鹽的現代農場。”在穆云飛的帶領下,我們走進海鹽三羊農場。一見面,農場主陳小東雙手遞上一張名片,上面印著“現代農民”的頭銜。白洋河整治后,水環境變好了,政府開始鼓勵農戶往生態農業方向發展。沿田埂向前,我們看到水田里的秧苗已快長及膝蓋,雞鴨成群在田邊啄食,初看與普通農田并無兩樣。在陳小東的指點下,我們才發現這塊田別有洞天:頂網掛杜瓜,田里種水稻,水面養南湖菱,水底游著泥鰍。“這是我在嘗試的稻田立體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可讓一畝三分地物盡其用。”陳小東得意地對我們說,這一種養模式畝均年產值近兩萬元,最高一畝可創收6萬元。
一灣清水還成了海鹽招商引資的利器,引得多家高端企業爭相入駐。“2015年9月,美國六旗集團、山水文園集團與海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建設浙江山水六旗國際度假區。”穆云飛一臉驕傲地說,海鹽這個浙北縣城成為六旗集團進軍亞洲的首個旗艦項目所在地,并將被更多人所知。
從白洋河生態濕地公園到浙江山水六旗國際度假區,不過5分鐘車程。“當當當……”項目現場,我們看到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水樂園游樂設備安裝工作。“水樂園占地面積144畝,將安裝19套游樂設備。”山水文園集團海鹽區域公司特種設備負責人丁中棟對我們說。不遠處,我們清晰地看到,各式酒店、風情商業街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法國PVCP國際旅游度假村已完成樁基和支護樁施工。預計2020年,浙江山水六旗國際度假區項目一期將建成開放。
采訪結束前,穆云飛帶我們前往位于海鹽縣澉浦鎮的南北湖風景區。“小河的變化和這個景區有什么關系?”面對我們的疑問,穆云飛笑著回答:“其實這條河,牽動著一座城的綠色發展。”
我們了解到,今年國慶節長假,海鹽南北湖風景區共接待游客22.46萬人次,同比增長42.05%。北團、文溪塢、澉東、紫金山、茶院……我們跟隨景區導游漫步在緊鄰風景區的5個景色優美的自然村落中,宛若置身“世外桃源”。“這些村落以‘南北湖·五味村’的鄉村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導游邊走邊介紹。
風光旖旎的濱海休閑帶,串起5個風情各異的自然村落。海鹽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近年來,海鹽致力于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和全域旅游開發,提升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個環節產品,增強全域旅游競爭力。我們由衷感受到,因為白洋河的煥新,這一切看上去才如此和諧并充滿生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