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破立之間,鑄就清麗湖州

發布時間:2019-09-06 07:31:32 來源:浙江在線 通訊員 陳爽

  浙江在線9月6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陳爽)這是關乎城市品質和發展動能全面升級的戰役。三年時間,一場轟轟烈烈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鑄就了一個花園般的美麗新湖州。

  作為小城鎮環境整治工作的發源地,三年來,湖州將“改、拆、整”三項工作與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治水治氣治土治礦、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等緊密結合起來,大手筆書寫一篇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同步建設的時代文章。

  三年時間,在破與立、新與舊之間,湖州逐漸實現了城市有機更新:小城鎮環境面貌徹底改善、承載功能大幅提升、城鎮管理有序高效、產業發展加速轉型……這片江南清麗地,如珍珠般閃耀在浙北大地,迸發出新的城市活力和吸引力。

  著眼長遠 治出湖州氣勢

  作為一項系統性、專業性強的民生工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湖州新時期尋求新發展的突破口。如何凝聚各方,力出一孔是影響整治成效的關鍵所在。以“合力、創新、共享”為原則,湖州上下一盤棋,完善創新機制和財政配套,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提供堅強支撐。

  對標省里提出的5大類別,湖州全市具有集鎮功能的115個小城鎮全部被列為整治對象,依托“8+X”項目載體(繪制一張藍圖、塑造一個城鎮入口、打造一條示范街、配備一個農貿市場、配套一批設施、完善一個服務中心、建設一個文化廣場、建立一套機制,并圍繞城鎮自身實際,打造一批特色彰顯項目),14名市領導分別對口聯系一個重點小城鎮,以長效管理和產業未來發展為出發點,開展全域整治。

  底子薄、攤子大、歷史欠賬較多,是湖州小城鎮面臨的突出問題。秉承補短板、促發展的整治初心,湖州從縣市兩個層級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集各項資金補助,如全市各區縣共計劃投入資金119億元,區縣對小城鎮的資金補助不低于60%,將有限的資金精準投向民生保障和基礎完善類項目。與此同時,土地政策方面,在節余指標、土地收益、拆后利用、盤活存量等方面優先用于小城鎮。

  小城鎮因底蘊不同,特色各異,湖州通過規劃定位、產業引導,差異化定位各小城鎮的發展方向,避免“千鎮一面”,例如,莫干山、下渚湖、妙西、天荒坪等小城鎮被定位為旅游型小城鎮,工業基礎雄厚的織里、埭溪、鐘管等定位為工業型小城鎮,八里店、菱湖、施家橋等則被定義為農業發展型小城鎮,全市形成了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協調發展城鎮格局。

  自上而下、全局性的智慧統籌,無疑為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吃了“定心丸”。“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宜整不宜散”,“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等多個專項行動,共同唱響環境整治“大合唱”,湖州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強勢開局,并迅速形成了破竹之勢。一些跨度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歷史遺留問題得以破解,跑出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湖州加速度”。

  “這次行動難度之高、規模之大、速度之快、成效之好,在湖州歷史上都是‘空前’的。”一位湖州市領導曾這樣評價道,在這個“全員工程”“全民工程”打造過程中,鍛造了一批富有戰斗力的干部隊伍,生發出的湖州氣勢,彰顯著湖州人建設現代湖州的高度熱情。

  空間優化 換來動能升級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一次目光向內、影響城市未來發展的“大手術”。以“改、拆、整”為抓手,湖州有違必拆、有亂必治、有劣必汰,一些拖累發展的壇壇罐罐被打破,原有的城鄉空間格局得以優化,為“騰籠換鳥”和產業轉型升級贏得了充裕的時間和空間。

  湖州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大力推動小城鎮“低散亂”塊狀產業和“四無”企業整治。3年時間,全市累計整治木地板、噴水織機、砂洗布等“低散亂”企業作坊3331家,大批落后產能退出了歷史舞臺。與此同時,全市筑巢引鳳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一批集約、綠色、循環發展的示范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湖州市建設了雷甸鎮德力小微企業園、中國木皮市場、畫溪智慧創業谷等28個小微產業園,標準廠房165萬平方米。僅2018年,全市便引進“大好高”項目162個,其中首期投資超10億元項目15個,列入省“411”重大項目數量居全省第一。

  以“綠色、智造、創新”為方向,結合各小城鎮特有的生態環境、歷史人文優勢,湖州將童裝、湖筆、美食、旅游、白茶、書畫等特色綠色產業整治升級、做大做強,一騰一換之間,城鄉發展新動能持續釋放。

  吳興區埭溪鎮2年時間新簽約項目50個、總投資160億元,成長中的中國美妝小鎮猶如化妝品行業的一顆新星,借力先后承辦化妝品行業領袖峰會、國際玫瑰文化節等活動,行業發展品質和集聚力不斷增強,小鎮東方“格拉斯”的夢想正一點點照進現實。

  毗鄰湖州影視城的塘甸集鎮依托影視產業,突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知青”特色,打造了一條集影視、旅游、文化等多業態于一體的產業帶,吸引了不少影視劇組前來現場實景考察。塘甸集鎮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集鎮特色文化展示為切入點,與龍之夢等大型文旅項目形成呼應,通過連線成片的模式,同步跟進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和提升”。

  在塘口集鎮,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張志和詩中“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景象得以還原,綠樹清水中,一座西塞風光特色的現代物流小鎮拔地而起,文化與產業實現了深度融合;在德清縣鐘管干山集鎮,當地通過打造德清旅游獨有的集糧站市集、水漾休閑、藝術文化、物聯體驗、文化觀光于一體的公社綜合體,喚醒遠去的時光記憶,公社文化、黨建引領紅色旅游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

  如今,115個湖州小城鎮爭奇斗艷,各美其美,產業發展內在動能強勁,共同推動湖州鄉村振興和城市發展動能穩步升級。

  幸福宜居 城鄉品質提升

  借力大刀闊斧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城中村、“爛尾樓”、小集鎮“臟亂差”等附著在城市肌體上的“瘡疤”逐漸被祛除,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井然有序、平安和諧的城鄉新面貌。

  3年時間,湖州共打通斷頭路156條、整治道路666公里、鋪設污水管網982公里,特別是通過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鎮村管理等多個一體化工程,做到同標準服務,實現了鎮級污水處理廠、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在全省率先推廣農村生活污水設施“站長制”,并順利躋身首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我們排定了一批農貿市場、示范街、城鎮入口、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城鎮面貌和配套設施項目,打出小城鎮的文化特色牌。”湖州市整治辦相關負責人說,小城鎮環境和基礎配套全面更新,融文化、休閑于一體的小城鎮公共空間被重新定義,逐漸成為人們日常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潯區石淙鎮對鎮區主干道利銘路、連心路、蠶文化公園,以及太君廟周邊進行環境整治與改造,共涉及實施項目18項,總投資21120萬元。如今的利銘路干凈、整潔,秩序井然,非機動車等待區增設了帶著水鄉文化印記的雨棚,路邊墻體外立面、燈光等均精心設計,展示了石淙特有的民俗文化和水鄉特色。

  既不搞大拆大建,也不追求盲目仿古逐新。漾西集鎮立足本地資源基礎,對公園、庭院、老街等風貌進行整體設計,把3個廢棄糧倉改造成書吧、紅色電影院和體育館,既體現了太湖流域的獨特自然文化風情,又為群眾的日常生活注入了高品質的休閑元素。

  精神文明是城市品質的重要內容。“為補齊小城鎮精神文明建設短板,我市以‘講衛生、垃圾不落地,講秩序、出行守規章,講節儉、辦酒不鋪張,講和睦、鄰里關系好’的‘四講’文明行動為推手,加速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湖州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長興洪橋鎮的大街小巷,在新市鎮的交叉路口,人們時常看到志愿者手持小旗引導行人、非機動車有序通行;斑馬線旁,往來的車輛緩慢減速并禮讓行人……文明之風在湖州人的生活細節里流淌,人們在體會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同時,也用實際行動回饋著社會和自己的城市,而這,恰恰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最寶貴的精神沉淀,也是湖州城市品質全面升級的現實寫照。

  “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初秋,驅車行駛在湖州大地,猶如穿梭在一幅幅清麗的風景畫里,一個個形態美、環境美、產業美、人文美的小鎮,儼然是連接城鄉的“最美客廳”,勾勒著一個愈發清麗、曼妙的湖州,安放著人們的幸福生活。

標簽:小城鎮;湖州;整治;城市品質;動能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