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到鄉村去你就會發現,現在很多村里的公園、游步道、停車場、公共廁所等基礎配套設施,基本和城市里沒啥兩樣,有些比城里還要好。”近日,和老友結伴在蕭山鳳塢村游玩的俞大爺由衷地告訴記者,眾多的美麗鄉村既豐富了他退休后的生活,也妥帖安放著他的鄉愁,他已成為一名鄉村旅游重度“發燒友”。
陳家園村改造后
在杭州美麗鄉村環境改善、基礎設施持續提升、鄉村旅游再上臺階的背后,離不開“三改一拆”行動的持續推動。廣大村民的當下和未來,也因為“三改一拆”的扎實推進,迎接著滿滿的“獲得感”。
河上鎮:借力“三改一拆”,鄉村旅游再上臺階
作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蕭山區河上鎮鳳塢村,一到周末節假日就會迎來一輛又一輛的旅游大巴,滿載著人們的好奇和期待,既為這里秀美的自然環境,也為觸摸一抹紅色文化的年代記憶。
近些年,借著“三改一拆”的東風,鳳塢村拆除了大量違建輔房、彩鋼棚、舊廠房,家家戶戶整治了美麗庭院。利用拆出的空間,村里建設了具有抗戰紀念意義的和平廣場;利用廣場邊拆整后的歷史建筑,村里還打造了別具一格的村民咖啡館,作為村民休閑放松的場所……“這些都為我們村發展鄉村旅游再上臺階注入了‘美麗因子’。”鳳塢村董書記介紹說,如今,鳳塢以歷史經典、文化典故、山水資源為基礎,積極建設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已成功創建3A級美麗鄉村。
延續該村的紅色文化傳統,利用蕭山抗戰紀念館北側舊廠房拆改出來的土地,鳳塢村籌劃著建設侵華日軍罪證史料博物館。“我們已經有了抗戰紀念館,但村民捐贈的2萬多件日軍罪證無處展示,就有了再建一個博物館的想法,并且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支持。”董書記介紹說,“目前博物館正在立項中,方案也正在優化,屆時將進一步豐富鳳塢紅色旅游內涵,又給人們增加一個一定要到鳳塢來的理由。”
不僅如此,該村還利用拆除舊廠房整治出來的50多畝土地,用以打造田園綜合體。“在鳳塢村及周邊,好的民宿是有的,但沒有高端的度假酒店,我們希望把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做起來,增加更多的互動項目,如稻田泳池,既有鄉村特色,更顯現代趣味,讓人們來了可看可玩,延長他們在鳳塢停留的時間,把村里的旅游品質再提升一個檔次。”董書記說,就為何“拆”如何“改”,村里是認真算過經濟賬的:“這片舊廠房,之前每年最多給村里創造不到20萬元的集體收入,如今改建為田園綜合體,其中光酒店項目,每年至少可以為村里創造百萬的租金收入。”
據了解,自2013年“三改一拆”行動開展以來,河上鎮已累計拆除各類違法建筑3312處,面積87.9萬余平方米,并成功創建“無違建鎮”。“結合小城鎮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等行動,我們不斷推動項目投產落地,持續改善人居環境,為區域發展鄉村旅游、建設城市棲息地而不斷努力。”河上鎮“三改一拆”辦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該鎮將進一步做好防違控違等工作,確保今年通過“無違建鎮”復評。
新街街道:借勢“三改一拆”,建設美麗家園
一走進新街街道陳家園村,白墻黛瓦、花木涼亭、流水木橋……一派清新的新時代鄉村景象映入眼簾。“我之前看到的景象跟現在幾乎是天壤之別!”去年年底來過的蕭山區“三改一拆”辦工作人員忍不住驚嘆。
“之前村民房前屋后都建了很多輔房,不僅亂搭亂建現象非常普遍,而且許多侵占了集體土地。”陳家園村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街道開展農村超面積輔房整治行動以來,該村全面推進超面積輔房整治工作。“當時村民都不太理解,無奈之下只能黨員干部帶頭拆,我家就在前面,也是帶頭拆的第一批。”
令大家感動的是,七十多歲的村民王大爺不僅配合村干部拆了違建,還主動提出把家門口的空地移交給村集體。他說,“我身體有殘疾,平時靠村里面照顧,共產黨好,我沒有貢獻可以給到大家,家門口的空地給政府,用來多造幾個停車位也能方便鄉民。”王大爺甚至表示,等他百年后要將名下全部土地捐獻給村里。
在示范帶動、齊力拆整下,陳家園累計拆除各類違法建筑近36500平方米。利用拆出來的空間,村里建設了停車場、公廁、涼亭等便民設施,并沿河打造了精巧的公園景觀,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歡迎。
村民陳阿姨每天都要沿著整治好的河道公園散步,她說,“我們屬于西片,東片的村民現在都很羨慕我們,也催著村里把他們那邊都拆整下,打造得跟我們這邊一樣漂亮。”
不僅要讓村民的居住環境更美,也要讓鄉村耕地重新披“綠”。
今年以來,新街街道對長期在耕地上亂搭亂建的10個點位進行了全面整治,“此次拆除的違建達3000平方米,累計整治耕地總面積達19畝。”新街街道“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出的土地進行復耕整改后,根據季節特征種上了油菜和向日葵等農作物。
“今年以來,我們在全區開展清理整治違法占地、違法建設的‘亮劍行動’。通過全力消減存量,堅決遏制增量,直至違法占地、別墅排屋違法建設案件全部‘清零’。”蕭山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亮劍行動”為抓手,該區將以“三改一拆”堅決打贏土地清理整治攻堅戰,有效推進美麗蕭山美麗鄉村建設,積極創建“基本無違建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