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已通過“分類評估”達標的院士公園河。記者 莊錦濤 攝
記者昨天從區水利局獲悉,為貫徹落實“五水共治”百日攻堅行動,區水利局城區內河管理中心持續推進全區清水行動,截至目前,我區轄區內9條河道已經實現“基本消劣”和“清澈見底”達標,1條河道基本達到目標,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據悉,根據城區河道分類評估的模式,水質檢測數據將河道治水結果分為達標、基本達標、未達標三大類,并定期進行數據更新,及時掌握治水進展,其中,重要河道7月份已有5條達標;8月上旬達標8條、基本達標2條;8月下旬達標9條、基本達標1條。
城區的河道漸漸變得清澈起來。今年5月份,區城區內河管理中心首先對轄區所有河道進行現場勘查,制定“分級提升”計劃,綜合各河道及周邊實際情況,確定30余條重點提升河道,集中力量進行治理改造。
“經過10余次內部討論、方案調整,于今年6月底敲定重點河道‘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如增設曝氣系統,增加水中含氧量;投入一體化處理設備,調節優化水質等。”區城區內河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同時加強涉河問題跟蹤,從內河角度發現河道污染源,形成問題清單并每周更新,為岸上源頭治理提供線索和證據。目前,全區城區河道新投入設備29臺,新增浮島4600平方米、沉水植物5萬平方米、人工水草4500平方米。
“利奇馬”臺風席卷后,水中垃圾可能因高溫腐爛變質,為避免對水質產生深度污染,區城區內河管理中心迅速集中力量,及時恢復河道環境的干凈整潔。短短四天時間,共出動1141人次、627船次、127車次,清理各類垃圾152.55噸。同時,全面開啟水質養護設施設備,修復受損設備204處;加快水質恢復提升,恢復原有內河生態,讓受災河道盡快恢復到原達標狀態,對其他河道優先保證“感官清澈”,共修復浮島3164平方米。
下一步,區水利局將以消滅劣Ⅴ類、“清澈見底”為目標,全面評估重點河道目標達成情況,并根據之前實施經驗,結合岸上治理情況,對治理成效不理想河道及時進行方案調整,采用“水岸共治 長效治水”的原則,聯合相關部門持續跟蹤岸上污染問題,盡快解決排污嚴重、影響面廣的問題,必要時采取相關應急性措施,盡可能減少對內河水質造成影響,最終形成長效治水,持續改善全區水環境質量,全力以赴推進城區河道“清澈見底”行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