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沙江告別腥臭迎來魚蝦

發布時間:2019-08-29 17:27:38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 梁玉橋

  圖為治理前河面枯竭,垃圾、淤泥遍布。

  圖為治理后,沙江又恢復了水清岸綠的景象。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新橋鎮新橋社區新村220號,一個已廢棄了20多年的村小教學點,經修繕后新建起了一個縣級水生態環境教育館。這個教育館,有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沙江記憶。

  記憶中的沙江又名新橋河,發源于賓陽縣南關村廖屋山麓,自南向北依次流經思隴鎮、新橋鎮等5個鎮,河段總長62.4公里。這條養育了流域內8萬多人口的“母親河”,曾給沿岸百姓留下美好回憶和慘痛教訓,也經歷了一場歷史蛻變。沙江河的蛻變,源自于廣西大規模對重金屬污染進行治理的有力行動。

  曾經的水清沙白變成腥臭難聞

  “以前的沙江水清沙白,我們在岸邊就能看清楚水底鵝卵石的花紋。用手拍一下沙子,魚兒就游過來了,可以直接用手捉住。”新橋鎮新橋社區新村81歲老人甘孝強回憶起沙江時,思緒一下回到了三四十年前。

  沙江的源頭是山泉水,上世紀80年代以前,沿岸居民們勞作途經沙江,在淺灘上的白沙上掏一個小坑,不一會兒便沁出了一汪清水,用手掬進嘴里,清冽甘甜。還有的村民在沙灘上挖個坑安下一口大缸,就成了一個天然淺水井,可以挑水回家吃用。

  然而,伴隨著當地鄉鎮經濟的發展,這些曾經的沙江記憶,從此一去不返。

  賓陽縣歷來有著“炮龍之鄉”“百年商埠”的美譽,造紙、制革曾是其傳統產業,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上世紀80年代末,縣造紙、制革產業得到迅速發展,賓陽一度成為“全國四大廢紙加工地之一”“全國四大皮張交易市場之一”。

  彼時,沙江沿岸分布有100多家造紙企業和10多家制革企業。而絕大多數企業和手工作坊的生產污水,未經處理便直排入沙江。沿江還有違法采砂、畜禽養殖等行為。無序和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致使沙江不堪重負,水體水質開始變壞,失去了往日的美麗容顏。

  “從1987年開始,我就發現沙江水紅的、白的、黑的、紫的都有,五顏六色,很腥很臭。那時我就想,碰到這種水,我可能至少要少活10年。”家住沙江邊的新橋社區新村村民陸偉梅后怕地說。

  村民們告訴記者,原來沙江水好時,河中的魚蝦鮮美;被嚴重污染后,魚蝦螺貝幾乎絕跡,即便偶爾捕獲,也散發出“柴油一樣的腥臭”,難以入口。眼看著昔日的“清水河”變成了“臭水河”,村民們生產、生活用水受到了極大影響,只好另辟蹊徑,在遠離沙江流經之地挖深井取水。

  有的企業為泄憤,曾將糞污潑到環保局大門口

  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互博弈的過程中,沙江在1998年到1999年一度達到了污染最高峰,水質在劣五類以下。河道中含有鉻、鎘、鉛、汞等重金屬的污泥,積累到一米深。曾讓一方百姓富起來的產業,成了一個污染毒瘤。

  “那時,一些造紙、制革企業的老板經常派出暗哨到我們環保局門口,一旦發現我們有工作人員出門,就通風報信。”在賓陽環保系統工作了32年的覃增武回憶,在經濟利益面前,一些不法企業老板不擇手段逃避監管,與監管部門玩起了“貓抓老鼠”游戲,有的寫打油詩四處張貼侮辱環保工作人員“多管閑事”,有的為泄憤,甚至用糞污潑到環保局大門口。

  賓陽縣一些黨政干部告訴記者,過去賓陽縣的造紙產業雖然在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很低,但是由于從業人員眾多,受經濟利益驅動,非法小造紙存在整治不徹底、死灰復燃等現象。縣委、縣政府在產業轉型升級工作中,面臨著巨大挑戰。

  “如果我們放任環境污染,不去管理,那么后人要還清這筆污染欠賬,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幾百倍之多。” “‘先污染后治理’老路沒有前途,只會得不償失,我們不能再復制這種模式了。”……沙江的慘痛教訓,讓當地黨委、政府逐漸意識到,拯救“母親河”已刻不容緩。

  1999年,國家開始在工業企業實施“一控雙達標”;2007-2008年,國家出臺節能減排政策;2010年,國家對賓陽造紙、制革產業污染掛牌督辦;2013年,國家再次加強對造紙企業的管理;2015年,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同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伴隨著一系列環境法律法規、政策的施行落地,賓陽黨委、政府痛下決心,將絕大多數不符合產能和環保要求的造紙、制革企業淘汰關停。

  到了2016年,曾經在沙江沿岸遍地開花的非法小造紙作坊已經不見了蹤影,只剩下8家具備整治升級能力的造紙企業在不斷進行污染整治和重組升級。自此,曾經深受污染毒瘤傷痛的沙江,終于迎來了轉機。

  “環保就是企業最重要的生命線”

  據賓陽縣生態環境局局長盧曉銘介紹,2016年,賓陽縣爭取到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700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322萬元,總計2022萬元,用于賓陽縣沙江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同時,加快推進污水管網建設,構建完備、通暢的污水收集管網體系。沿岸村莊建起了一個個村級污水處理站,沙江河道和周邊溝渠逐步開始進行生態修復,通過岸帶修復、生態凈化、人工增氧、活水循環及清水補給等方法,持續去除水體中的污染物。一個水質自動監測站佇立在岸邊,24小時在線監測著沙江水質。

  如今,走在沙江沿岸,只見空氣清新,鴨戲水中,寧靜的山水畫卷又回來了。在新橋社區新村,有關部門還出資幫村民們修建了一處附屬休閑場所,建設配套健身路徑及運動設施,豐富了居民的休閑生活。一些在河畔散步的居民欣喜地說,如今河中的魚蝦又多了起來。

  “村民們很支持政府對沙江的治理工作,還免費出讓了沿岸近40畝田地用于修繕安裝相關配套設施。”新橋鎮副鎮長黃德權說。

  在南寧市佳達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廠長鄭少強的記憶中,更多的還是那段自己都有些難以啟齒的污染歷史。這家私營企業的前身,是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位于新橋鎮沙江沿岸的一個造紙手工作坊,主要生產加工煙花爆竹用紙,占地2000多平方米,年產值只有100多萬元。后來,這家企業搬遷到遠離沙江的蘆圩工業集中區,經過生產技術、環保設施升級,成長為一個有一定知名度的現代化企業,年產值達到了3億多元。“現在回頭看來,環保就是企業最重要的生命線。”他說。

標簽:沙江;賓陽縣;新橋鎮;治理;制革責任編輯:陳婷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