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筆者在開化縣華埠鎮溪東村看到,在桑園道路澆筑工地上,施工人員正頭頂烈日,干得熱火朝天。村支書許義鳳相告,這是美麗田園桑園游步道硬化項目,縱橫交錯,共計2000多米,再過兩天就可完工了。項目完工后,不但方便蠶農田間作業,而且有利于游客觀光采摘。
溪東村因桑聞名,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種桑養蠶,家家種桑,戶戶養蠶,全村有桑園400畝,是市級“一村一品”蠶桑專業村。最高峰時,該村桑園面積達600畝。近年,普通蠶繭價格走低,收入減少,影響了蠶農的積極性,出現了部分桑園荒蕪和毀桑現象。去年,該村引進天然彩色繭試養成功,收入增加30%。同時,為發展觀光采摘游,該村引進臺灣果桑也獲得了成功,蠶桑產業重現曙光,蠶農積極性高漲。今年,村里又增加桑園40畝,其中臺灣果桑20畝。
為發展鄉村休閑旅游,2015年和2016年,該村連續兩年舉辦桑園音樂節,吸引游客數萬人次。筆者在該村原紅磚廠看到,這里也有工人正在進行裝修施工。許義鳳介紹,這里原來是村里的紅磚廠,近年來,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關停了紅磚廠,場地已復墾,但原來的宿舍房還可以利用。為了方便蠶農,村里正在把舊宿舍房裝修改建為小蠶共育室,讓這里成為蠶寶寶的“托兒所”。蠶種進入共育室兩周后,蠶寶寶長大了,再由蠶農領養。這樣一方面可減少戶戶建溫室的麻煩,另一方面可統一防疫,提高防病效果,從而提高產量,增加收入。
許義鳳相告,小蠶共育室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總投資45萬元,項目于7月底開工,預計8月底完工。9月10日,首批200余張蠶種將進入“托兒所”共育。
“鄉村振興,更要振‘心’,我們不能滿足于手中干著的項目,心里要不斷想著還有什么項目,‘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下一步,村里在發展桑葚觀光采摘游的同時,將著力開發蠶桑產品,如蠶絲被、桑葚果醬、桑葚酒等項目,發揮蠶桑特色優勢,打響溪東特色品牌。目前,我們正在與意大利客商洽談蠶桑深加工產品的開發項目。”許義鳳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