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在提及“生態”“有機”或“自然農法”時,很容易與“順其自然”甚至“放任”等觀念連結。事實上對于靠農業生活的農夫來說,農場管理是門學問。在營養不良的土地上,不用化肥,能保證產量嗎?不打農藥,病蟲害又如何防控?近日,首屆澳大利亞活力農耕全球農夫大會在黃巖北洋鎮舉行。來自我國和澳大利亞、美國、法國、克羅地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名海內外農夫齊聚一堂,共探當下先進的農業發展模式,分享各自利用活力農耕農法進行農業生產的經驗。
健康的土壤是提高作物品質的關鍵
位于北洋鎮的中德農場是目前國內通過澳大利亞活力農耕協會官方認證的三家農場之一。創辦6年來,中德農場利用活力農耕的有機方法形成獨立的生態循環系統,依次通過了國內有機認證以及歐盟色瑞斯有機認證,生產的大米和蔬菜,可以免檢直接出口歐洲。
誰能想到,早在幾年前,這片農場和其他很多農田一樣,由于長時間使用化肥和農藥耕種,這片土地曾土壤板結、肥力匱乏,健康狀況堪憂。
“幾乎所有的健康生態農法都講究從改善土壤開始。因此,中德農場開張后的第一項工作,便是改造土壤,這花了我們近2年時間。”中德農場負責人李錦波說,只有在健康的土壤里,才能種出健康的農作物,培育出健康的家禽家畜。
位于陜西關中腹地的西安綠我農場的大黑(真名劉明春)說:“土壤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健康的土壤團粒結構明顯,松軟透氣,我們通過特有的深松犁等工具,將綠肥等有機質還田,配合使用以牛糞為基質培養的活力農耕制劑,將土壤中的有機質轉化為腐殖質,從而改善土壤結構和活力,為農作物提供健康的生態環境?!?/p>
在澳洲活力農耕的體系中,綠肥極其重要,可以說,綠肥高品質養地是因,作物健康省心是果。
因為活力農耕基礎配方每一克中含有超過5億活性微生物,故將其命名為配方“500”。在實際運用中,為了進一步提高運用效率,澳洲活力農耕的領軍者Alex創造出基于單一配方“500”和6種堆肥配方的“復合500”,如今廣泛應用于澳洲、歐洲、亞洲等眾多國家和地區。
綠肥種養還田、水稻秸稈還田、大米釀酒、米糠喂鴨、畜禽糞便堆肥,2015年中德農場形成了一個健康良性的生態循環。同年,李錦波種植的第一批有機水稻收成,畝產達到了700斤,這對于常規水稻來說,已經算高產了。如今,中德農場的水稻畝產提高到800斤以上。
澳大利亞活力農耕協會會員David說,鑒活力農耕的經驗和農作配方,要因地制宜,才能逐步生根發芽。
自然生長的作物有很強的抗災性
8月的黃巖北洋,田野上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雖然剛經歷臺風“利奇馬”,但中德農場里的水稻沒有任何倒伏,依舊佇立在水田里,隨風搖曳。
David認為,自然災害是農業農作過程中一道不能避免的考題,農業防災工作的好壞,決定了一年的收成。
對于采用澳洲活力農耕這一農法的農民而言,人工干預是不必要的,但不使用任何化肥、農藥,病蟲害又如何防控?
“植物是通過腐殖質,而非土壤水汲取養分的。很多人認為要想作物長得好,就要不斷施肥,其實通過水溶性肥料輸送養分的農業模式中,植物的水分和養分吸收混合(大多數絨毛根往往被燒死),從而導致植物被迫持續吸收含有大量鹽分的土壤水,而細胞的過多鹽分將導致過度充水和硝酸鹽過量的惡性循環,這導致了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免疫力下降,病蟲害增加,食物體積變大,營養價值和風味品質卻大大降低等問題,同時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反之,農作物的病蟲害自然會減小?!必撠熁盍r耕指導及傳授的Darren說。
李錦波告訴記者,經由活力農耕方法種出來的作物根系茂密、強韌、扎根深,直立性強,不容易倒伏,而嚴重板結的土壤難以讓農作物扎根,也更容易被吹倒。
活力農耕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目前也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來自法國的Aurelien說,活力農耕在法國的推廣比較艱難,因為合適本土的配方不好做,即使做出了配方,攪拌方式或噴灑方式不對,會影響配方的效果,還有一些好配方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播,所以法國采用活力農耕的農場并不多,而且活力農耕在法國的實踐還有一個風險:就是沒有認證。
可以說,認證問題困擾了大部分的農夫,尤其是在中國,產品流入銷售市場,需要有市場許可證。接下來,采用活力農耕的人們將在認證這方面下一番苦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