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紅房子小區里的“綠色”風潮

發布時間:2019-08-22 10:28:18 來源:今日鎮海 記者 袁力波 劉云 通訊員 羅夢圓 韓彩鳳

圖為周德成正在督導垃圾分類。

  早上7點不到,72歲的周德成便戴上藍色的袖標,來到小區垃圾房前,開始垃圾分類督導工作。“這個紙巾不是廚余垃圾,需要放到其他垃圾里面哦,下次一定要注意。”翻查完居民的垃圾袋,周德成耐心地說道。周德成是招寶山街道車站路社區紅房子小區的居民,也是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志愿者。

  紅房子小區是招寶山街道最早推行垃圾分類的小區之一,可以追溯到2015年8月。2016年9月起小區開始創建垃圾分類示范點,通過集中培訓、入戶宣傳、現場活動等各種形式宣傳指導,開展積分獎勵、桶邊督導等方式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經過幾年的努力,紅房子小區的垃圾分類已經走在前列,目前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投放正確率達90%以上,被省住建廳評為2017年度全省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

  宣傳督導全方位

  紅房子小區里共有2個垃圾房,按照不同種類垃圾劃出不同的垃圾傾倒口。墻面上清晰地貼著垃圾分類導覽圖、清運信息公示欄等。

  “要使垃圾變為寶,分類回收不可少”“人人參與垃圾分類,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在小區里,隨處可見類似的宣傳標語。早在創建初期,小區便利用樓道小黑板、宣傳窗、社區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宣傳垃圾分類。社區網格長及志愿者上門發放倡議書、垃圾分類宣傳冊和環保帆布袋等,入戶宣傳率和居民知曉率達100%。社區每季度開展一次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和宣傳活動,包括邀請街道垃圾分類講師團成員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如何分類,舉行垃圾分類趣味活動,開展可回收物兌換生活用品活動等,讓居民對垃圾分類有了更加立體的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車站路社區的社工還為此自編自導拍攝了“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的小視頻。小區黨員周德成給《兩只老虎》重新作詞,改編成“垃圾分類”專屬歌曲。“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環境美,環境美;我們一起動手,我們一起動手,齊努力,齊努力!”旋律朗朗上口,時常傳唱在小區的各個角落。

  為更好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小區成立了由14名居民黨員及樓組長組成的督導志愿者隊伍,今年8月起新增30名在職黨員參與垃圾分類桶邊督導志愿服務。和周德成一樣,這些志愿者們每天輪流上崗,在上午7點到8點、下午6點到7點這兩個高峰時間段,到垃圾房前對垃圾分類進行桶邊督導。“督導時間長了,我能明顯感受到居民自覺性高了。一開始垃圾都混著扔,現在基本能把廚余垃圾分離開來。”周德成說。

  分類自覺成習慣

  紅房子小區在2017年曾嘗試通過對居民投放的廚余垃圾進行評估和掃描,向分類正確的居民發放積分卡。在次月的1至5號,居民可以憑積分卡來社區換取相應的獎勵品。“我們通過這種宣傳激勵的方式,鼓勵小區居民養成分類的習慣,以點帶面,促進整個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車站路社區負責人表示。

  小區29號樓的居民劉良華,現在每天都會提著廚余垃圾袋在客廳和廚房里穿梭。客廳里吃剩下的水果皮,廚房里的剩菜,通通都倒在里面。“廚余垃圾要用專用垃圾袋來裝,和其他垃圾分開放,這個道理連我9歲的外孫女都知道!”劉良華笑呵呵地說。

  在劉良華看來,垃圾分類并不麻煩,只要平時養成習慣,完全是小事一樁,但是意義重大,“利國利民利下一代,對我們的環境和子孫后代都有好處!”

  像劉良華這樣的居民在紅房子小區里明顯多了。從當初被動地垃圾分類,到如今主動意識到其重要性并自覺履行,垃圾分類全民參與的熱潮在這個小區里越來越盛。

  “以前走過這個垃圾房啊,臭味撲鼻而來,蒼蠅一群群的,樓上的住戶都不敢開窗;現在廚余垃圾每天清運,都沒什么味道,小區環境衛生好多了。我們是垃圾分類的踐行者,同時也是垃圾分類的受益者啊。”周德成說。

標簽:垃圾分類;督導;周德成;垃圾;居民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