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央企要切實將環保責任傳導到位

發布時間:2019-08-21 16:51:39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 宋楊

  對于央企集團公司來說,除了要履行好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外,還必須履行好黨內責任。如果下屬企業漠視生態環境保護,出現重大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而集團公司也沒有切實擔負起管理責任、監督責任的話,從黨內法規來說,可能會涉及不作為或者作為不夠問題,集團公司的相關領導可能會被問責。

  第二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近日陸續公開曝光了幾起典型案例,其中,中國化工集團貴州天柱化工有限公司虛假整改問題依舊,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贛縣紅金稀土有限公司環境問題久拖不治、敷衍整改。被點名的這兩家企業沒有承擔起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對他們負有領導責任的央企集團公司難辭其咎。

  從公布的典型案例來看,央企集團公司在對下屬企業的管理上,主要存在這幾方面問題:對下屬企業存在的嚴重生態環境問題不了解、不知情,即使是已被中央環保督察公開曝光的問題,也是不關心、不關注;環保責任壓而不實,對于下屬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僅是“指出”,卻不管下屬企業到底有沒有整改、如何整改;缺乏跟蹤督辦機制,撥付治理改造資金后卻不看整改效果,對持續污染的企業不采取嚴格的處罰措施等。這些現象凸顯了央企集團內部環境保護責任傳導機制的嚴重缺失。

  央企規模大、分支廣、人員多,下屬企業遍及全國各地,管理起來確實有一定難度。比如,作為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五礦集團,就有企業多達千余家,但這不能成為央企集團公司對下屬企業環境違法行為不聞不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理由。集團公司如果不在頂層設計上履行好生態環保職責甚至是縱容違法行為,難免對下屬企業形成“壞榜樣”,導致下屬企業對群眾反復投訴舉報的突出環境問題熟視無睹,不嚴格落實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提出的污染治理要求,甚至長期違法排污。這樣不僅會對央企集團公司的形象帶來負面影響,也會由于生產理念落后、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制約央企的發展,最終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任何企業而言,遵守法律法規都是底線。對于央企集團公司來說,除了要履行好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外,還必須履行好黨內責任。如果下屬企業漠視生態環境保護,出現重大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而集團公司也沒有切實擔負起管理責任、監督責任的話,從黨內法規來說,可能會涉及不作為或者作為不夠問題,集團公司的相關領導可能會被問責。

  因此,集團公司對下屬企業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將環保壓力層層傳導、層層壓實。對此,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央企集團公司要把遵守法律法規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底線,把生態環保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上行,下效, 存乎中,形于外。” 央企集團公司自身要有強烈的環保責任感、使命感,這樣才能對下屬企業做出正面示范,進而將壓力傳導到下面。扛起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不能僅停留在理念上、口號上、文件上,或是向社會公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中,而是要把集約高效、低碳循環、綠色發展等生態環保理念體現在頂層設計中,并明確告知下屬企業應該履行什么樣的責任,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應該達到哪些要求等。

  其次,既要考核下屬企業經濟指標,也要考核環保履責情況。整改不落實等于沒干,落實沒效果等于白干,對于環保違法企業在整改工作中態度消極、敷衍應付等現象,集團內部必須在考核方面有所體現。應該建立環保責任清單,做好權責劃分,明確哪些事必須做,這些事情的責任人是誰,如果沒做好,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建立獎優罰劣機制,將環保履職情況作為下屬企業相關負責人年終獎勵、晉升考察時的重要依據等。

  第三,央企要放低姿態,以積極的心態接受地方政府以及生態環境部門的執法監管。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中,五礦和中國化工集團這兩家央企的下屬企業就暴露出“拒絕配合,不提供相關臺賬、臨時編造相關記錄”等惡劣情況,此次督察中發現企業仍然存在弄虛作假應付督察檢查的現象。在日前公布的上海振華集團長興基地環境違法問題,也存在對監管不配合、態度傲慢等問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企業有管轄權,對于已存在的污染問題,央企應該做到正面回應,而不是為自己打掩護。集團公司要建立環保預警制度,及時發現通報下屬企業在地方所受的處罰,對其他企業起到警示作用。同時,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履行好監督的職責,對多次受到地方處罰的企業要嚴肅問責。

  生態環境保護是全社會的事業,作為央企集團公司,更要把責任扛在肩上,層層傳導環保壓力,上下共同參與,才能積跬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海,真正發揮出央企在環境治理方面的示范帶頭作用。

標簽:下屬企業;集團公司;央企集團公司;生態環境保護;問責責任編輯:陳婷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