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提供
登得了高高在上的垂直平臺,下得了臭氣熏天的垃圾坑池,受得住刺耳的汽輪噪聲,耐得住正午時分的炎炎烈日,守得住離家別親的孤獨寂寞……
這,就是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二噁英監測人員,一群雖長期與“垃圾”為伍,但始終不忘“為民謀生態環境福祉”初心、牢記“為民守優良生態環境”使命的生態環保鐵軍。
他們的一天,是環境監測人恪盡職守、不畏艱險的真實寫照,也是生態環保鐵軍的縮影。
三伏天的清晨,太陽未出,大地已漸漸開始蒸騰起來。天剛擦亮,一輛裝滿儀器的作業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窗外的風聲陣陣作響,車內卻安靜異常,3名二噁英采樣人員集結出發。
“今天要監測的垃圾焚燒廠,在400多公里外。”為了能按時完成任務,前一天晚上剛結束采樣的周欣、何士沖、劉標偉拖著疲憊的身體,早上6點起床又匆匆趕往下一站,倦意掛滿每個人的臉頰。
上午10點30分,氣溫已近38攝氏度。3人到達垃圾焚燒廠,拉開車門,滾滾熱浪夾雜著垃圾的味道撲面而來。八九件共200多公斤重的采樣設備要搬上煙囪外50米高的采樣平臺,這讓周欣、何士沖、劉標偉無暇顧及熱浪和氣味,他們麻利地從車上卸下儀器設備,踩著銹跡斑斑的鏤空樓梯爬向平臺。
一趟搬不完兩趟、三趟……在煙囪旁50多度的高溫炙烤下,沒等儀器設備搬完,3人早已全身濕透、氣喘噓噓。
大約半小時后,儀器設備終于搬運到位。接著,3人分工合作,布線連接、配安調試,進行采樣監測前的組裝檢查。檢查完畢,按照監測標準、操作規范,3人開始動態跟蹤采集煙氣中的二噁英,間隔10多分鐘一次全面監測記錄煙氣參數。
一次監測、二次監測……在高溫暴曬、機器轟鳴的環境中,汗水早已按耐不住,夾雜著灰塵順著臉頰不停地往下淌,不僅在他們額頭上留下一道道黑印,也把他們身上滿是污漬的口罩和工作服浸潤得斑斑駁駁。
此時的口罩猶如密封的膠帶蒙住口鼻,呼吸不暢;此時的工作服猶如千斤的鉛錘掛住身體,活動不便。然而他們卻依然忘我工作,堅守崗位,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次采樣監測。
8小時的采樣,8小時的堅守。直到晚上8點,采樣監測才結束。當周欣、何士沖、劉標偉3人提著最后一件設備走下平臺,濕了干、干了濕的衣服依然可以擰出水,脫下的口罩早已熏得全黑。
返程的車上,大家仿佛忘了疲憊,一邊翻著手機,一邊嘮起了家常。“快來看視頻,我家娃會爬了!”“我老婆下個月就生了,你們當時是去哪個醫院生產的啊?”“我女朋友生日要到了,選禮物真是難啊!”雖然看似輕松,但說笑間每個人臉上都寫著對家人滿滿的歉意。
除了這3人,此時仍奮戰在二噁英監測一線的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的監測人員還有很多。幾百公里外,吳丞往、孫軍軍、鄭俊峰還在緊緊盯著采樣儀器,做著連續記錄;謝益東,鐘光劍、馬中元剛完成采樣,正趕往藥店購買藿香正氣水祛熱解暑;朱國華、李沐菲、王玲在實驗室,對著堆積如山的樣品進行著步驟繁瑣的前處理、儀器分析等工作。
采樣、監測、分析,一環扣著一環;驗收監測、自委托監測、全省各地區監督性監測,一項接著一項,全年無休。
這就是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二噁英監測人員普通的一天。他們迎著朝霞開始,披著星光結束,只為提供真實準確的監測數據,為環境管理部門做技術支撐。那無數個奔走在監測點的日子,都將成為他們生命里閃光的印記。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