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鮮活的課堂,實踐是有效的教育。8月14日,浙江少年新聞學院的小記者來到余村,開展“發現綠色之魅”主題夏令營活動。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筑夢新時代”理論宣講團的研究生熱情接待了他們。
在余村春泥活動室,小記者和余村小朋友團團圍在老村長陳長法爺爺的身邊。陳爺爺拿著余村的老照片,給孩子們講述過去的故事,回憶難忘的變遷歲月,細數老照片內外的絲絲情緣。
宣講團團長王杰浩為小記者們講述,余村為恢復綠水青山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尋找“重生”路徑,實現從“賣石頭”到“賣風景”的美麗蛻變。跟隨著老照片,漫步在兩山綠道,目光所及之處,遠山蒼翠,竹海搖曳;近旁花繁葉茂,溪水輕快流淌,依山勢而建的寬敞民居庭院里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綠,是余村最靚麗的底色,也是余村人一直悉心守護的顏色。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小記者們參觀村容村貌,體驗綠水青山的秀美;觀看村史影片,感悟兩山轉化的不易;走訪農家民宿,享受金山銀山的饋贈。王杰浩將生澀復雜的報告變成一個個問題,“你想看藍天白云、繁星滿空嗎?”、“你想看小橋流水、魚翔淺底嗎?”在一次次互動中,為小記者們闡述了關于開展“空氣污染防治”、“五水共治”、“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與重要性。
陪同接待的宣講團成員余國奎表示,生態環境是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為密切的因素,也是新時代民生幸福的關鍵指標。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宣講團成員婁瑩瑩也感慨道,思政課堂不應該墨守成規,將生態課堂搬到綠野花海,讓孩子們親身去摸、去看、去體驗,讓他們從心底萌發保護生態的小小種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