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余村出發的生態文明踐行》特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院開幕。
此次特展,展現了作為“兩山”發源地的余村,曾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和發展改革過程。
余村由20世紀70年代起,以開發礦山作為村民的主業。到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逐漸提高,但是自然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污染。村民決定拋棄石頭經濟,轉型生態旅游經濟。如今再去余村,已是遍地“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本次特展的展館坐落安吉的青山綠水之間,是大伙“洗肺”、遛娃的好去處。特展將持續至2022年8月15日結束。
展覽中有不少熱門看點。
比如,一個大型的投屏互動游戲前,始終圍滿了人群,大家通過滑動屏幕控制電腦玩家躲避障礙物,并需要沿路拾起垃圾。游戲結束后,玩家需要將收集的垃圾分類,并放入不同的垃圾桶。
現場一對年輕夫妻參與游戲后恍然大悟,他們接下去要處理最多的寶寶紙尿褲,“原來是應該放在‘其他垃圾’里的。”
杭州一天的垃圾產量在1萬多噸,如果不能科學處理,很容易影響環境和產生大氣污染的氣體。有效的垃圾分類能極大避免或減少污染的產生和資源的浪費。大家不妨來浙江自然博物院,邊看展,邊玩玩這類有趣的游戲。
除了互動游戲,此次特展的知識介紹區,也很值得仔細參觀。
2011年,“霧霾”這個新詞匯突然登上新聞熱搜,空氣質量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浙江省的大氣污染狀況,從2015年起得到了極好的治理和恢復。2018年,浙江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了85.3%,相比往年有了極大提高。現在,藍天白云回來了。這個夏天,絢麗又透亮的天空,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而這一切,都是“兩山”全民踐行的成果。
自2000年以來,地球新增了5%的綠化面積,相當于亞馬遜雨林的大小。這其中25%都來自于中國。本次特展多方面地展現了從余村出發的“兩山”理念的實踐——各產業線、各農村城鎮全方位為綠水青山所做出的努力,有的礦山工人轉行做起農家樂,婦女們將竹子做成多元產品,農民開始承辦漂流、野炊項目。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只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永恒擁有綠水青山。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