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倒映、石橋飛架。8月8日立秋日,記者一早來到海曙區章水鎮樟溪河畔,立刻被這里河水清澈見底、河岸綠樹繁茂的美景所驚艷。
在這秀麗的青山綠水間,有一支默默無聞的隊伍,一年365天守護著這條美麗的河流,他們就是樟溪河上的河道保潔員。當天,記者跟隨他們的腳步,體驗驕陽下河道保潔員的辛勤工作。
“母親河”上的守護者
8點半,記者抵達樟溪河章水鎮與龍觀鄉交界處,遇上別著紅袖章的河道保潔員鄭文平,他站在河邊擦拭著黝黑面龐上的豆大汗珠。
“早上6點半就上崗了,此刻已經完成一遍河道中的巡查,準備在岸邊再巡查一遍。”鄭文平笑著說,眼睛卻盯著河岸護堤斜坡上的一個塑料袋,并敏捷地跳下護堤撿起,丟進隨身攜帶的垃圾桶內。
鄭師傅是章水鎮鄭家村人,也是樟溪河上的一名河道保潔員。記者跟隨他頂著熱辣辣的日頭溯河而上,聽他邊巡河邊介紹。
“樟溪河是海曙的‘母親河’,其源頭是寧波‘兩大水缸’之一的皎口水庫,在章水段自皎口水庫壩腳至與龍觀鄉交界處,有6.5公里,之后自西向東流經龍觀、鄞江、洞橋等鄉鎮,流入城區的南塘河,最后匯入奉化江。”鄭師傅說,從2016年開始,章水鎮通過公開招標,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開啟了樟溪河章水段以及兩條支流中溪河、后溪河約9公里河道的保潔工作。
鄭師傅等17人應聘成為河道保潔員。“大家都是沿河各村的村民,對樟溪河感情深厚。”鄭師傅說,他們一年365天每天“上班”,巡河工作機械、單調卻不可或缺,冬天冷風直吹,夏天太陽火辣,對保潔員的要求除了責任心強外,還要吃苦耐勞。
夏天,早上6點半到上午10點、下午從1點半到4點是河道保潔員的巡河時間。“遇上節假日,來附近游玩的游客多了,我們要增加巡河頻次,會更加忙碌。”鄭師傅介紹。
保證了巡河時間,更要保證巡河質量。“出勤還要出力。”鄭師傅表示,17名河道保潔員被分成了8組,每人有自己的責任河段。“巡河時要撈起河中的飲料瓶、果皮、廢棄衣物等生活垃圾和樹葉、浮萍、水草等,同時還要勸阻準備在岸邊燒烤的游人、勸阻村民隨意往河里丟棄垃圾的行為等,保證河岸整潔無垃圾、河道清潔無漂浮物,水質符合水環境功能區要求。”
這一路岸邊沒有遮陰處,33攝氏度的高溫讓鄭師傅的臉上一直掛滿汗珠,汗水濕透了汗衫,他不時跑來跑去,或者從草叢中撿起一個廢棄的礦泉水瓶,或者在護堤上拾起一塊西瓜皮。
正巧,前方河道中出現兩名游泳的人。鄭師傅見狀,立刻上前勸說道:“這里是水源保護地,野泳有生命危險,還是上岸吧。”聽完鄭師傅有理有據的話語,兩人笑著點頭,收拾東西離開了。
“去年8月的一天,我正在河道上巡查,發現一名正在游泳的人身子直往下沉,便立刻跳下水將他救上岸,當時他突發疾病,差點丟了性命。”鄭師傅透露,17名河道保潔員個個都是游泳“好手”,這也是當初應聘時的必要條件。想到自己的工作能讓“母親河”河清岸美,還能減輕下游河道的保潔壓力,鄭師傅每天總是很有干勁。
留住生態河道的美麗
10點,記者與鄭師傅走到了樟溪河崔岙村所在位置。河道中,另一位保潔員崔忠國正劃著“竹筏”將打撈上來的水草和河上的漂浮物放進垃圾桶中,兩岸白墻黛瓦的民居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交織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
記者看到,崔師傅腳下踩著的是一個長約2米、寬約90厘米,由細長的竹片和整塊泡沫捆綁而成的簡易“竹筏”。說起這個,崔師傅自豪地說,別看它簡陋,卻非常實用。
原來,與其他河道相比,樟溪河河道淺、水流急,最深處約90厘米,最淺處只有40厘米,河道保潔通常使用的機械船容易被石頭磕到,或者被水草纏住。為此,河道保潔員們發揮聰明才智,動手“發明”了這個“秘密武器”,并在撐竿的另一頭裝上鐵鉤,成為打撈水中雜物的工具。
崔師傅說,他好幾次打撈被水草纏住的異物時,由于重心不穩落入水中。“尤其在冬天落水,河水刺骨,冷得直打哆嗦。”崔師傅說,冬天穿著連體防水衣下水打撈時,還曾遭遇防水衣破損的情況,河水滲入衣褲,滋味也不好受。
崔師傅是崔岙村村民,10年前開始參與樟溪河保潔工作,見證了河道環境的變遷。他回憶,樟溪河水質一直不錯,但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隨著鎮內工業經濟發展和兩岸畜牧業肆意發展,加上一些村民沒有養成好的衛生習慣,隨手往河道里丟棄生活垃圾,甚至非法捕撈,使得河道內生態環境遭受到破壞。
“2014年起,鎮里積極開展‘五水共治’,鎮域內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崔師傅坦言,樟溪河章水段流經蜜巖、許巖、崔岙、朱梅、樟村、鄭家、章溪七個村莊,他所負責的是其中流經三個村莊的河段,起初保潔壓力大。“因為樟溪河水位的特殊性,只能依靠人工打撈垃圾,工作量較大。”
每次崔師傅看見有人往河中丟棄垃圾,總是不厭其煩地耐心勸導,漸漸地村民素質得到提升,不僅自己不再隨意扔垃圾,而且成為河道保潔的監督者,積極勸導身邊的人維護河道的整潔美麗。
讓崔師傅記憶猶新的是,4年前,鄞江鎮晴江沿岸實施燒烤禁令,部分游客便轉到與之相連的樟溪河邊。“吃剩的食物殘渣隨意丟棄在河邊,隨著河水上漲便漂浮在河中,油污四溢,讓人心痛。”崔師傅說,鎮里采取措施及時清運垃圾,河道保潔員也及時勸阻,如今在河道邊已全線禁止燒烤。
全民護河改善河道環境
11點,記者來到皎口水庫壩腳。當天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正向浙江省沿海靠近,這時大壩上空風起云涌。
“鎮里接到通知,皎口水庫將開啟泄洪道,為后續‘利奇馬’可能帶來的強降雨做好準備。”鄭師傅話音剛落,水庫水從泄洪洞口向樟溪河噴涌而出,自西向東奔涌而去,周邊立刻形成密密麻麻的“雨霧”,讓驕陽下炙熱的空氣立馬清涼了不少。
鄭師傅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安全,遭遇臺風或者雷暴等特殊天氣,河道保潔員就不再下河,而在岸邊巡查。“按照這個預泄流量,1小時后能抵達與龍觀鄉交界處,對河道巡查影響不大;而且隨著流速加快,河中的垃圾更容易積在漩渦處,趁臺風來臨前,下午我們會再巡查清理一下。”
整個上午,記者看到,樟溪河水清澈透明,河底墨綠色的水草也清晰可見,沿岸或者是郁郁蔥蔥的農田,或者是依水而居的民宅,生態環境優美。
陪同的章水鎮農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河道保潔員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為美麗河道作出了貢獻,沿岸各村對河岸環境日益重視,河岸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樟溪河兩岸7個村的村規民約中,關于保護樟溪河環境的共涉及9條,有的村還細化河道保潔內容,各村村干部、黨員專門成立專項河道巡視小組,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今樟溪河水質常年保持在Ⅰ、Ⅱ類之間。
考慮到章水鎮作為海曙乃至寧波后花園的特殊性,章水鎮則采取疏堵結合的措施,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積極倡導游客成為文明旅游的踐行者和宣傳員,既滿足了市民更好地親近大自然的愿望,又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留住鄉愁。
下午1點40分,章水鎮下起了陣雨,而河道保潔員的巡河工作也在進行中。
記者手記
“三江六塘河、一湖居中央”。水網密布,成為寧波作為江南水鄉的獨特景觀。來自寧波市河道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市中心城區有154條內河,長達186公里。
除了各鄉鎮河道保潔員,寧波城區內河也活躍著一支約400人的河道保潔員隊伍。無論嚴寒酷暑,他們早出晚歸,成為河道“清道夫”,為城區內河常態化保潔默默奉獻。
寧波還制定了城區內河保潔的地方性標準,并全部實行市場化運作,實現了城區內河保潔覆蓋率100%。
其實,河道保潔,人人有責。每一位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都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愛護我們的河道環境。勸阻沿河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監督沿岸亂排污水行為、積極幫助清理河岸垃圾、植綠護綠……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水生態環境將更加美好,我們的家園將更加美麗。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