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一項科技發明,不僅可年處理廢酸7萬噸,還可“回收利用”鐵5600噸,生產的環保污水專用絮凝劑每年還可為客戶減排3萬多噸COD……作為處理危廢物的“清道夫”,位于嘉興科技城的嘉興環科環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借助科技力量,以危險廢物廢酸為生產原料,用“環保加減法”算活了環保經濟賬。
在一些汽配、鋼材酸洗等企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廢酸,這些具有腐蝕性的液體一旦未經處理非法排放,會使水體或土壤酸化,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但就是這些有害物質,在環科公司環保高級工程師金月祥眼中,卻是不折不扣的“寶貝”。
“廢酸并非一無是處,經過分類收集、科學處理,是可以變廢為寶的。”金月祥介紹。當前,國際上對廢酸的處理有回收再用、綜合利用和中和處理等方法,而環科公司采取了選擇性收集,分類處置利用,對一些企業在除銹等工藝中產生的有利用價值的廢酸進行資源綜合利用,“這種處理是一種回收再利用,是將有害物質作為可用原料轉化為一種新的環保治污產品。”
在環科公司,記者看到了一份國家發明專利證書,發明的名稱為“聚合硫酸鐵的制備方法”,可利用廢酸為原料生產環保污水處理絮凝劑,金月祥就是發明人。按中和處理廢酸方法,必須要用攪拌裝備加堿進行中和沉淀處理方式,但這樣處理不僅造成資源能源浪費,而且處理后還會產生大量污泥和廢鹽等次生危險廢物,不僅處理費用高,而且二次產生的危廢沒有去向。這項專利技術不做“減法”,反而做起了“加法”,即在處理過程中加入特殊的制劑,再經特制容器反應釜使之反應,最終使廢酸變身為污水處理用的重要原料——絮凝劑。
絮凝劑往往用在污水處理廠、印染廠的污水物化處理中,在污水中加入這一產品,能使污水中的COD從2000㎎/L下降到1000㎎/L以下。以環科公司年利用廢酸7萬噸計算,其利用后得到的絮凝劑可降解廢水污染物COD總量高達3萬多噸。同時,因生產絮凝劑需要鐵元素和一定量的酸度,而廢酸中正好含有鐵成分和酸度,因此,此處理方法還可“回收利用”鐵5600噸左右,以每噸鐵4000元左右計算,一年就可節省2200多萬元。
廢酸有害,那處理過程中會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答案是:否。公司制定了收集的準入要求。當裝有廢酸的專用槽罐車一到企業,廢酸水會通過封閉管道泵入專用儲罐儲存,然后進入車間處理和利用,之后經反應釜反應生產出的絮凝劑再由管道進入成品儲罐,最后通過管道裝車運送到污水處理廠或印染企業。廢酸的進廠、過磅、卸貨、入庫、生產等過程實行管道密封運行和視頻全方位監控,并和區、市環保部門聯網。即使卸貨作業有意外滴漏產生,企業也在卸貨處用不銹鋼防酸板鋪設,并引流進入防腐設施的收集池內再回用生產,整個生產過程中幾乎無生產廢水產生。
據悉,目前環科公司已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并參與了3項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其中一項《碳素鋼酸洗廢液的處理處置方法》的國標為牽頭起草單位。在為嘉興及周邊100多家企業服務的基礎上,下一步,針對中小企業產生危廢種類多、又較分散現狀,環科公司將拓展服務范圍,提供產品、技術等立體式服務,以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環保意識和治理能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