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海蛟川街道金豐紫園小區的垃圾桶旁,時常能看到一把小板凳。“這是老大爺桶邊督導垃圾分類時坐的板凳。”小區居民姚姣娜對它的主人非常熟悉,“幾乎每次來扔垃圾,都可以碰到老大爺指導大家垃圾分類。”
姚姣娜口中的老大爺,就是住在小區內年逾七旬的張太憲。早上7點至8點,晚上6點半至7點半,是張太憲固定的桶邊督導時間。不管刮風下雨,他都準時出現在垃圾桶邊。
“我腿腳不好,就搬了把小凳子坐著督導。”張太憲說,也有人勸過他,身體不適的時候就不要參與了,“社區工作人員想頂替我這份‘工作’,都被我拒絕了,我們家人對垃圾分類較勁著呢”。
來到老人家里,就知道老人所言非虛。他家門口各類垃圾箱擺放有序,分門別類裝著對應的垃圾。老伴李松琛正忙著整理垃圾袋,她是家里垃圾分類的“規矩”制訂者,也是監督者。“家里但凡有分錯的,老伴都會揀出來重新放到正確的垃圾箱里。”張太憲說,受她影響,家人也慢慢養成了垃圾正確投放的好習慣。
今年3月,小區招募“垃圾分類桶邊督導員”,李松琛作為老黨員,又熱衷于垃圾分類,馬上加入“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報名桶邊督導員并一絲不茍地執行。“最近我身體不大好,就叫老伴代我去。”李松琛說,知道老伴不能長時間站立,就給他準備了一把小凳子。做事同樣認真且熱心垃圾分類的張太憲把督導工作當成使命,總是按時、細心督導,從不遲到早退。他說,既然答應了這份“差事”,就要做好,不能中途離崗。
“等我身體好些了,還是我自己去,你站不住,督導實在不方便。這把小凳子都已經壞了好幾次了。”李松琛對著老伴叮囑。“不行,現在小區垃圾分類剛有了起色,我要繼續出力。小凳子壞了,可以再修。”張太憲回道。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