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要20個饅頭打包帶走。”“不好意思,上午的饅頭已經賣完了,下午兩點鐘過來還有新出的。”7月24日上午10點半不到,黃巖嶼頭鄉沙灘村老街上的“阿玲饅頭”店已經賣斷了貨,兩位椒江游客略帶遺憾地走出了店門。
近年來,依靠“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環境優美、宜居宜游的沙灘村名聲在外,饅頭、米酒等農家產品的銷量也隨著游人的到來水漲船高,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在該村先后摘取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省3A級景區村莊等榮譽的背后,是村“兩委”主職干部齊心協力、真抓實干,以村集體發展為重,推動了沙灘村換舊貌、展新顏。
創造速度促振興
沙灘村里不見沙,有的是蒼翠的林山竹海、獨特的文化景觀。清澈的柔極溪穿村而過,沿岸景觀帶環繞村舍。然而,數百年時光洗刷,古村也逐漸凋敝,成為一個“半空心村”。
2013年,嶼頭鄉啟動“美麗鄉村”建設,這讓一直思索村莊發展前景的村黨支部書記黃官森看到了希望,并拋出了發展農村旅游業的想法。就在村民們對此議論紛紛時,作為搭檔的村委會主任黃志洪始終表示支持。在兩位主職干部的帶頭下,村“兩委”很快也形成了共識,并逐步做好村民思想工作。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一個個“沙灘速度”被創造出來:工作啟動當年,沙灘村僅用20天時間,完成黃巖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停車場土地征用28畝,并簽訂拆遷協議9戶;一個月內,完成“三改一拆”9236平方米,其中非違法建筑占90%以上。2014年,用時不到60天,沙灘村太尉殿廣場房屋拆遷22間,共6970平方米,并異地安置9戶;隨后,嶼頭高山移民小區完成40畝的土地征用,也僅用了兩個月;全鄉的“五水共治”工作啟動之初,黃官森就帶著干部到鄉政府,呼吁開展柔極溪綜合治理……
環境的改善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越來越多在外村民選擇回村發展,甚至很多外鄉人也到沙灘村來創業,人氣激發出鄉村再度振興源源不斷的后勁。
留住鄉愁煥活力
6月18日,省委黨校2019年第二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修班在黃巖開展鄉村振興實踐工作考察,并參加了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的培訓學習。這是該學院成立以來承辦的最高規格現場教學培訓班,首個考察點選在了沙灘村,正是看中它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
在區、鄉兩級的大力支持下,沙灘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與同濟大學專家團隊合作,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經過一番規劃,原來的一些廢棄建筑得到了合理利用:獸醫站變成游客中心和文化禮堂,衛生站變成同濟大學美麗鄉村實踐基地,職工宿舍變成鄉村振興學院的講堂,鄉公所和舊糧倉變成民宿。廢舊建筑拆掉了,殘留的瓦片、磚塊用來鋪了石板路;雞舍豬圈拆走了,種上的一畦畦綠葉菜卻更顯生機,曾經的鄉愁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下來,引人停駐的活力卻由此而來。全國各地的考察團來這個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樣板村”取經,游人們在此享受有山有水、老屋清幽的慢生活。
變身“網紅村”后的沙灘村要怎樣實現可持續發展,黃官森和黃志洪還在不斷探索。在嶼頭鄉黨委組織委員王文芳看來,這一對10余年的好搭檔性格互補、配合默契,在他們帶領下,村班子成員形成了較強的合力。眼下,多種經營辦公樓建起來了,無公害蔬菜種植、“美麗河湖”建設已經提上了日程,“美麗樣板”將不斷升級迭代。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