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處理垃圾。(孫吉晶 攝)
寧海西店鎮(zhèn)每天會產生100多噸垃圾,體量相當于一座小山。隨著垃圾持續(xù)增加,寧海的垃圾填埋場早已不堪重負。
面對這個問題,西店鎮(zhèn)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走上了一條“新理念+新技術=新成果”的綠色環(huán)保之路。
沒有異味的垃圾站
7月12日上午9時,天氣已經非常悶熱。
走入寧海西店鎮(zhèn)海洋村的垃圾處理中心,里面干凈整潔,聞不到臭味。要不是看到裝載垃圾的三輪車進進出出,很難想到這里是一個垃圾處理站。“我們的垃圾運輸車,都是工人們自己設計和手工制造的,整個車身為封閉式。把垃圾桶裝上車,關上車門,很難聞到異味了?!睂幉ňG邦環(huán)境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雄笑著說。
垃圾處理中心的院子里有一口池塘,紅鯉魚在清澈見底的水里歡快地游弋。為池塘供水的水管沿著墻角延伸出來,連接了池塘和垃圾處理車間。“池子里的水都來自垃圾滲濾液,經過凈化循環(huán)系統(tǒng)處理后,可以達到排污水的A類標準。這些水可以用來養(yǎng)魚、場地清潔、環(huán)衛(wèi)車輛保潔,滿足中心內部所需用水?!睏罱ㄐ壅f,老的處理模式是將污水儲存在污水池,儲存到一定量的時候,再統(tǒng)一運送到縣污水處理中心。
“原先垃圾不經過分類,直接填埋,交叉污染非常嚴重。如今,村民簡單分揀之后的垃圾,我們會進行嚴格的二次分揀?!币贿M入車間,就可以隔著透明玻璃看到分揀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工作。
垃圾站建在村中心
68歲的陳嬌娣退休后,忙于照顧家人的飲食起居?!拔覀兗依锏睦紩诸惡髞G進門口的垃圾桶,每天有專人來收,一天至少兩次,方便了不少?!标惏⒁陶勂鸫謇锏睦暹\和保潔服務,連聲稱贊。
對陳阿姨這樣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垃圾混扔了幾十年,很難一下子樹立垃圾分類意識?!霸仁怯幸庖姷?,現(xiàn)在看來以前白擔心了,異味也沒有?!爆F(xiàn)如今,陳阿姨不光在生活中主動分類垃圾,關于垃圾處理站選址的顧慮也沒有了。
在人們傳統(tǒng)印象中,垃圾處理站帶有“臟、亂、臭”的標簽。陳阿姨的家和垃圾處理站隔了幾幢樓房,而一些村民的房屋與垃圾處理站僅隔了一條路。難怪當時選址時,村民的反響很大:垃圾處理站肯定氣味熏天,蚊蠅亂飛,建在村中心,這可不行。一時間,工程選址成了一大難題。
“如果垃圾處理站運行后影響了大家的生活,我保證讓它搬走。”海洋村黨總支書記鄔建國站出來,向村民做了擔保。
鄔建國認為,這種新模式如果能夠有效運行,不僅能夠幫助海洋村走出“垃圾圍村”的困境,還能夠提升村民們的生活質量。在征得村民們的同意后,他向鎮(zhèn)里提出了試點申請。最后,處理站選址在村中心的一所廢棄小學。2017年4月,海洋村垃圾處理站開始試運行。
實現(xiàn)垃圾不出村
筆者看到,在垃圾處理站內,車間按照不同的功能被劃分成幾個區(qū)塊。有分揀車間、泡沫塑料車間、大件垃圾破碎車間、倉儲車間等。每個區(qū)塊都有專人負責,并配備了機器對相應垃圾進行處理。
在對垃圾進行精細分揀后,垃圾處理站把餐廚垃圾通過堆肥化處理制成有機肥料,將廢棄玻璃和牡蠣殼加工后制成有凈水功能的濾材,對廢棄泡沫包裝進行熱熔再生,通過這些方式就地讓垃圾變廢為寶?!八欣M入站點后,進行就地處理,經過分類,70%以上的垃圾可以變?yōu)樵偕Y源?!睏罱ㄐ壅f,可再生垃圾都被安放在倉儲車間,可以作為原料被歸置利用。
如今,海洋村每天有8噸至9噸的垃圾在村內完成“自我消化”,處理站還收納和處理附近兩個村子的垃圾。海洋村試點的成功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西店鎮(zhèn)共有22個建制村,目前已建立3個處理站,覆蓋10個村。西店鎮(zhèn)負責該項目的工作人員表示,環(huán)境綜合保潔及資源再生處理項目將會在全鎮(zhèn)推廣,最終將在全鎮(zhèn)設立7個帶有垃圾處理功能的中轉和處理站。每個站點平均覆蓋周邊三四個村,日均處理10噸至20噸垃圾。
海洋村的垃圾處理試點是西店解決鎮(zhèn)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臟亂問題的一次成功探索,通過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的結合,實現(xiàn)了農村衛(wèi)生保潔、垃圾清運、再生處理的無縫對接,讓垃圾不出村,從源頭上實現(xiàn)農村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