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世琪 祝旖波 縣委報道組 吳莉莉)“你看,那塊石頭體積大,形狀也很有特點,顏色紋路多漂亮,我們去給它辦張‘身份證’。”7月21日,開化縣公安局齊溪派出所所長江獻雄與民警余里宏巡邏歸來,路過嶺里村,注意到溪流里的一塊大石頭。
兩人馬上下車,小心翼翼地從岸坡下去,踩著灘邊的石塊,三兩下便躍到大石頭旁。溪水清冽,水花飛濺,數條小石斑魚游弋其間,一排青螄附著在水下的石壁上。
“真是塊好石頭,我給它拍幾張證件照。”余里宏拿起手機,“咔嚓咔嚓”拍下3張照片。隨后,二人驅車回到派出所,將照片存進一個叫作“石頭身份證”的文件夾。
江獻雄告訴記者,齊溪鎮域內的溪流里,每一塊標志性石頭都有一張“身份證”。派出所專門為其建了一個數據庫,石頭的編號、形狀、方位、估重等一目了然。算上剛剛辦理的這張,齊溪派出所已經錄入了33塊石頭的相關信息。
齊溪鎮位于錢江源頭,全鎮10個行政村有7個被劃入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龍門溪、左溪、龍田溪在此處并流,河道內多奇石,其中嶺里村的“嶺里彩石”最為出名,為石頭辦“身份證”的起因便是近年來“嶺里彩石”頻頻被盜挖。
“盜挖現象多,再不保護,對生態資源保護及轄區和諧穩定都不利。”江獻雄說,這些石頭不僅是一種自然景觀,也是錢江源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派出所對嶺里村河道內的5塊標志性石頭進行了拍照留證,這樣一來,哪一塊被移動或者消失了都一清二楚。2016年,這一做法由嶺里村推廣到整個齊溪鎮,并延續至今。
可別小看了這些“身份證”,派出所將這些石頭的詳細信息共享給當地居民,讓大家對每一塊標志性石頭都有深刻印象,一有動靜便能及時發現。同時,“身份證”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對石頭復位具有參考價值。“去年夏天有人盜挖石頭,我們接到村民報警,才保住了石頭。”余里宏說。
作為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唯一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錢江源國家公園眼下正深入推進創建。江獻雄越來越覺得,當初給石頭辦“身份證”的決定是正確的。“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渾然天成、自成系統,缺了哪個都不行,把它們保護好就是為建設國家公園出力。”江獻雄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