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報道,7月1日上午,國內首個垃圾分類教育學校臺州垃圾分類公眾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據悉,該校由臺州市垃圾分類辦與臺州廣播電視大學合作創辦。公益培訓、課題研究、活動策劃,是該學院的“三大使命”。目前,學院已在餐廚垃圾黑水虻生物技術集約化規模化處理、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泥漿固化技術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并指導相關企業實現產業化;同時,研究制定相關行業規范,編制了全國首個建筑泥漿固化行業標準,保障全新行業的持續性發展。無疑,成立國內首家垃圾分類學院對推動全國垃圾分類工作而言,意義非凡。
俗話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而垃圾分類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方法。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將其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實行垃圾分類處理好處多多,一是能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而通過垃圾分類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可減少垃圾數量60%以上。二是能夠減少污染。目前我國的垃圾處理多采用填埋方式,不僅占用上萬畝土地,也會污染環境——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而通過分類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減少危害。三是變廢為寶。據統計,我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40億個,方便面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僅僅這些,便占生活垃圾的8%-15%。而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
要實現垃圾分類處理,需要采用一系列精準技術,而成立垃圾分類學院,就是用科技促進垃圾分類處理的有效途徑。因此,臺州成立國內首家垃圾分類學院順應了形勢,瞄準了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