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清晨,南潯區石淙鎮石淙村村民費長清提著兩袋垃圾,正準備往垃圾桶里扔,黨員李娟卻喊住了他,并且接過兩袋垃圾仔細檢查了一番。“嗯,不錯!瓜皮果殼是廚余垃圾,是應該放可腐爛綠色垃圾桶內。”
并不是李娟多管閑事,而是因為她有另外一個身份——“桶長”。去年10月起,石淙鎮在湖州全市首創試點垃圾分類“桶長制”,一人一桶監督村民垃圾分類情況,并建立激勵機制,推動村民垃圾分類常態化。
去年初,石淙鎮成為全區農村垃圾智慧分類工作的試點單位。針對“農村群眾生活垃圾分類意識普遍不高”的難題,石淙鎮婦聯第一時間設立垃圾分類三級“巾幗桶嫂”管理制,即由村級婦聯執委擔任一級“桶嫂”、各婦女小隊長擔任二級“桶嫂”、每戶家庭女戶主擔任三級“桶嫂”,確保逐級落實,戶戶參與。
和石淙鎮一樣,全市各級婦聯緊緊抓住農村家庭工作這一傳統陣地和優勢領域,以婦女為主體,以家庭為基本工作面,從垃圾減量和分類投放這一源頭上精準發力。
目前,除了“巾幗桶嫂”這支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外,全市婦聯還組建“德清嫂”“巾幗先行隊”等志愿者隊伍,下設宣講隊、指導隊和減量隊等小分隊,按照“婦聯干部+執委+志愿者”“1名村干部或女黨員+1名女代表或1名‘最美家庭’女戶主代表+1個片區N家農戶”等網格化管理模式,組織開展宣傳指導工作。據了解,全市垃圾分類巾幗志愿者達10萬多人。
為了提高婦女垃圾分類的意識,各級婦聯組織紛紛開設垃圾分類大講堂,邀請科普講師團對婦聯干部、巾幗志愿者開展垃圾分類意義、標準、方法以及酵素制作等專題培訓,各區(縣)、鄉鎮(街道)也結合各自實際,開展“一村一課”垃圾分類科普宣傳。去年以來,累計舉辦培訓活動1500多場次, 3.5萬多人次參加,發放宣傳資料10萬多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