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每個監測裝置在軟件上都會顯示為一個綠點,如果顯示有紅點,說明這個位置出現了白蟻。”近日,鎮海區白蟻防治所工作人員范麟在例行巡查時打開手機端白蟻監測軟件,只見地圖上的陳壽昌烈士紀念館位置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綠點,突然,其中兩個點變成了紅色。
按圖索驥,范麟很快在紀念館大門旁一棵大樹下挖出一個直徑約15厘米的圓柱體。圓柱體中間有8根木條,其中數根木條已經被蛀空,幾只白蟻在里面爬來爬去。
“我們在陳壽昌烈士紀念館內安裝了43個這種圓柱體裝置,當白蟻取食裝置內的餌木后,上方的玻璃珠就會落下報警,自動向裝有監測軟件的手機或電腦端發送白蟻侵害信息。”范麟介紹,目前該技術在國內較為先進,這也是鎮海區在全市率先推行的白蟻智能監測系統。
記者了解到,白蟻智能監測系統以監測控制為核心,綜合運用智能遙感、互聯網等監控技術。同時,結合生物防治、藥物屏障等防治技術實現白蟻防治。工作人員巡查回訪時,只需打開手機進行實時監測,就能隨時隨地掌握建筑物的白蟻危害情況,及時進行藥物滅殺處理。
“有了該套系統,只要在監測系統顯示有紅點處、即存在白蟻危害的地方用藥治理便可。這不僅可以有效節約人力物力,也能減少大量用藥對環境的危害。”該所負責人說,目前該系統已在邵逸夫故居、陳壽昌烈士紀念館等地試點投用。今后,該區將根據試點情況逐步在全區推廣使用,促使白蟻防治方式從“點上滅治”向“區域化綜合治理”方向升級。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