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一個月、暴雨頻繁侵襲的“暴力梅”終于退出了今天的天氣舞臺。隨著梅雨帶明顯減弱北抬,昨天,市氣象部門宣布我市正式出梅,隨之而來的將是氣溫的持續上升。
今年我市于6月17日入梅,比常年(6月10日)偏遲,7月17日出梅,也較常年(7月10日)偏遲,梅期30天,與常年持平。入梅后我市強降雨過程頻繁,全市共出現7次暴雨過程,其中6月17日至19日、6月25日至26日、7月7日至9日、7月12日至14日四次暴雨過程雨勢強、影響范圍大,其他時段以分散性短時暴雨為主,強降雨區域主要集中在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山區。統計顯示,整個梅汛期間,全市平均雨量405.4毫米,比常年偏多七成。最大降水為越城蕺山小學站點609毫米,最大小時雨強為嵊州貴門村站點65毫米。
頻繁的降雨過程,也使今年梅汛期氣溫偏低,顯現出明顯的“冷黃梅”特征。據統計,6月17日至7月16日全市平均氣溫24.9℃,較歷史同期偏低2.2℃,全市平均最高氣溫28.3℃,較歷史同期偏低3.3℃。
出梅后,意味著盛夏的來臨。但根據最新氣象資料,我市近期還不會迅速迎來高溫天氣,這跟今年第5號臺風“丹娜絲”有一定關系。
今年第5號臺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于16日14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預計“丹娜絲”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但其后期移動路徑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昨天,我市除了柯橋、諸暨最高氣溫達到35℃的高溫線,其他地方均止步于34℃左右。接下來,全市還將以多云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在33~34℃左右。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