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汛期,路面的雨水口就成了排水“主力軍”。連日來,市建設局全力推進“百日攻堅暨市容環境大掃除”行動,聚焦防汛排澇工作,圍繞積水點、排水管及雨水口開展全面整治,重點對中心城區9537座雨水井進行排查疏通,確保“養護疏通全覆蓋、巡查督察全覆蓋”,以防止雨季時出現內澇,為市民營造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昨天,記者在湖城中徑街看到,幾名養護工人正在緊張地作業,將檢查用的皮管緩緩送入管道,逐一對道路兩側雨水口開蓋清淤。從雨水口中清掏出來的大部分是泥土,還有一些樹葉、碎石、煙頭、結垢油膩等雜物。養護工人將堆積的雜物鏟到淤泥桶內,然后裝車清運。
“遍布城區的雨水管道,每年汛期時對排洪泄洪起重要作用,堆積在雨水口里的垃圾,如果不能及時清理掉,在雨水天氣里,排水管道就好比患上了‘腸梗阻’,很容易因排水不暢而引起路面積水。”市公用事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管轄范圍共有道路雨水口9537座,要采取排水管全面疏通、破損連接管更新、雨水口全面清撈的綜合提升模式,實現管網養護疏通全覆蓋。目前,已疏通管網123公里、雨水口連接管更新21處、清理雨水口5862個。抓排水管疏通的同時,抓低洼點改造。結合近期暴雨巡查分析,市公用中心對管轄區域內62個低洼處進行改造,增設雨水口67個,以有效加快雨水排放速度,確保低洼處不積水。裸露在外的雨水口,同樣也是各類垃圾污染的“重災區”,嚴重影響雨水順利排放。為此,對沿街小餐飲店私倒私接導致雨水口堵塞的集中區域,如勞動路北段、高富路等處,新增雨水口攔網,防止垃圾堵塞。目前,中心城區核心區共清撈污泥雜質垃圾200噸,其中餐飲垃圾約30噸。
市公用中心表示,接下來要繼續強化對雨水井的管理,實施片區負責制和包干責任制,對重點路段雨水井加密巡查頻次。對雨水口私倒私接的現象,要采取現場檢查與調取監控的雙重抽查方式,實現逐一檢查全覆蓋,確保雨水口暢通,并強化與執法等部門協同推進。同時,搶抓梅雨季節中的晴好天氣,組織4個班組32名市政施工人員對背街小巷進行摸排,實施破損道路修復、下水道疏通、清理雨水井口等工作,改善市民出行條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