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民間河長”潘根龍是一名水源地巡查志愿者,他是嘉善縣姚莊鎮銀水廟村的一名普通老黨員。他成立并帶領長白蕩水源地義務巡查隊,常年開展巡查工作,守護著嘉善縣水源地的水環境,為全縣人民飲水安全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物故事]銀水廟村位于嘉善縣姚莊鎮,緊靠著嘉善縣太浦河、長白蕩水源地保護區,潘根龍是這個村的一位老黨員。“2011年初,我就退休在家了,但自己又閑不住,總想再為家鄉出點力。那年有一天,我走在村子附近的長白蕩堤岸上,回想起小時候經常到這里玩耍,那時候長白蕩還不是水源地,但水很清,村民們渴的時候直接捧起水就喝。我想著這么好的水,應該保護起來。”潘根龍告訴記者,正好那段時間,嘉善啟動了太浦河、長白蕩飲用水水源地建設保護工程,之后開展了清除污染源、建設截污水閘、清淤疏浚擴大庫容、拆除構筑物等多項工作。他看到政府這么重視,自己作為老黨員也應該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行動,于是他決定要發揮自己的力量參與“保護長白蕩水源地”。
“我就住在長白蕩邊,保護水源地也是我們黨員的責任,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四處走走發現問題,還是力所能及的……”潘根龍的決定得到了村里其他老黨員的認可。在他的帶動下,2011年4月銀水廟村就成立了一支由5名老黨員組成的水源地義務巡查隊,潘根龍為隊長,主要負責太浦河、長白蕩水源地周邊污染源的巡查工作。5名老黨員年齡加起來,都有300多歲了,但是說起義務巡查工作,他們一點都不馬虎。
長白蕩水源地義務巡查隊成立之初,潘根龍作為隊長就定下了一個規矩:每周開展1~2次巡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上報。一天,義務巡查隊在長白蕩飲用水水源地巡查時聞到腐臭味,走近查看后發現,路邊、河道里散落著大量賣不掉的爛桃子。潘根龍第一時間帶著隊員上門做黃桃種植戶的思想工作,勸導和協助他們合理處置爛桃子。經過水源地義務巡查隊的耐心說服和巡查監督,幾年下來,銀水廟村的黃桃種植戶都非常自覺地將爛桃子進行集中處理。
多年來,在潘根龍的帶領下,長白蕩水源地義務巡查隊堅持每星期都進行1到2次巡查,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炎炎夏日,從未間斷過。“自從有了這支巡查隊,附近企業和村民的保護水環境意識都有所提高。”銀水廟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2014年,全省部署開展“五水共治”工作以來,銀水廟村根據工作要求,在每條河都安排了村級河長。但是村里河道多、路線長,為避免有河道治理的遺漏之處,村里想招募一批“民間河長”,成立一支全村河道義務巡查隊,平時幫助巡查發現河道問題。
村干部第一時間想到了潘根龍,找他商議這件事情,他一口答應了下來。于是,潘根龍“升級”成了銀水廟村河道義務巡查隊的隊長,當起了全村河道的“民間河長”。“原來我們主要在長白蕩附近巡查,現在延伸到了全村的河道。”潘根龍表示,與水源地巡查隊不同的是,河道巡查隊巡查的是全村每一條河道,如果發現問題,潘根龍和隊員們會馬上跟相應河道的河長報告,協助河長做好長效保潔工作。
當上“民間河長”后,本該頤享天年的潘根龍更忙了,但他總是說,“雖然巡查工作比較繁瑣,但為了群眾的飲水安全,自己累點苦點不算什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