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天公不作美。走在椒江區三甲街道四甲村、六甲村的路上,干凈整潔的街面環境、家家戶戶門口整齊擺放的灰色和綠色垃圾桶讓人不禁放慢了腳步。“干濕垃圾要分離 三甲環境更美麗”“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三甲街道于5月1日啟動全域保潔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街道環境衛生整體面貌有了改觀,群眾的垃圾分類意識明顯提升,也冒出了一批包括四甲村等在內的垃圾分類達標村。
守好各自責任田
“廚房間垃圾要放在綠桶,干垃圾放在灰桶。”四甲村村民邱阿婆參加在村部開的垃圾分類推進會后,說起垃圾分類如數家珍。
在三甲,像邱阿婆這樣了解垃圾如何分類的村民比比皆是,這離不開街道、各村及社區發揮的主導作用。針對該項工作,三甲街道設置片長,駐村干部下村指導,同時要求各村網格員進行日常巡查。
陳慧霞就是其中一名網格員,她負責的轄區是四甲村。“若發現分類不準確,我們都會當面對村民進行指導。”陳慧霞說,4月15日開始,轄區內的網格員便開始一邊入戶宣傳一邊巡查,每天抽查20戶左右。
此外,該街道各村還建立黨員干部聯系農戶制度,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農村垃圾分類責任體系。
發揮“監”與“考”優勢
垃圾分類既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也是一場“全民戰爭”。
目前,三甲街道全面落實任務捆綁、責任捆綁機制,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機關干部、村“兩委”成員、網格員日常考核。每月對各村分類情況進行評分、考核、排名,評選優秀村、良好村、達標村并頒發紅旗,排名末位、工作不力的村要進行約談和表態。同時,對招標的保潔公司也加強督考力度,以督查單形式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督辦,保潔公司需在規定時限整改回復。
“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以更靈活、扎實的考核制度推動工作。”三甲街道辦事處主任洪昌直說,由于三甲外來人口眾多,街道及村、社區將會進一步發揮婦聯、老人協會等組織及鄉賢的作用,做好監督指導工作。
同時,針對轄區內偷倒垃圾、亂倒垃圾等行為,該街道專門安裝30余個監控。“街道還聯合相關部門,形成15人垃圾分類巡查工作組,全方位、不定時對垃圾分類、清運等環節進行監督。”洪昌直說,“此外,我們也積極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以零容忍的態度遏制垃圾亂倒偷倒行為發生。”
持續多樣化宣教
“最近,上海市垃圾分類搞得如火如荼,好多老百姓都知道垃圾分類這場‘戰役’,恰好助推了我們的工作。”洪昌直打趣道,“只要一有機會,就想盡方法向群眾宣傳分類知識。”就在上周末,一場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青春路撿跑活動在該街道舉行,吸引了不少群眾參與。
洪昌直認為,群眾的源頭分類是第一環,因此提高群眾分類意識很重要。只有讓分類工作入腦入心入行動,才能有效、持續推動分類工作進行。
目前,三甲街道通過逐村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拍攝“垃圾分類大家說30人30秒”系列短視頻、開展“最美家庭”評選獎勵等活動,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此外,街道團委、婦聯、學校等相關單位以多種方式宣傳分類知識,引導群眾積極參與。
為確保分類工作有效開展,街道將各村分四個批次逐步推進,各村嚴格按照進度抓好推進,爭取在8月底,29個村分類率全部達到90%以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