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鮮甜三門:升級大灣區“菜籃子”

——看三門如何搶抓灣區機遇推動強農富民

發布時間:2019-07-07 09:53:16 來源:臺州日報 記者 林學富 沈海珠 鮑雯霞

23.jpg

  6月18日,一場“三門小海鮮走進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推介活動在北京世園會園區內舉行。當天,三家北京餐飲名店與三門小海鮮協會簽訂購銷合作協議,兩家來自日本、韓國的客商簽訂了小海鮮購銷協議。

  去年以來,三門縣充分利用北接滬甬的“橋頭堡”的地理優勢,搶抓沿海高速公路開通與臺州建設現代化灣區的歷史性機遇,聚焦鮮甜元素,大力推廣“鮮甜三門”品牌,推動三門農產品“走出去”和整體提質升級,更為三門人民的發家致富創造了機會!

  一列駛向上海的“鮮甜三門”動車

  從2018年7月1日起,每天早上7時45分,“G7532次鮮甜三門號”幸福列車都會準時從“三門縣”站出發,駛向“魔都”上海,成為展示“鮮甜三門”的移動“長廊”。

  “三門灣、金銀灘”,三門素有“中國青蟹之鄉”“中國小海鮮之鄉”“浙江對蝦之鄉、牡蠣之鄉、   蟶之鄉”的美稱。處在臺州北部灣區的三門,歷來就是寧波和上海等城市的重要農產品供應基地,以三門青蟹為代表的小海鮮是眾多農產品中最具特色的品種。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實施和臺州現代化灣區建設的號角吹響,如何讓三門農產品走上長三角各城市市民的餐桌,讓三門人民分享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紅利”,就成了三門縣委、縣政府肩頭沉甸甸的期盼。

  2018年以來,三門縣立足小海鮮產業,通過培育“鮮甜產業”、串起“鮮甜之旅”、打造“鮮甜品牌”等系列舉措,加快培育農業新業態,打造“鮮甜三門”區域公共品牌,實現了“山海資源”向“鮮甜經濟”完美嬗變——

  圍繞“打造長三角地區全季全天候小海鮮大廚房”的目標,三門縣出臺了《“鮮甜三門”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深入實施三門小海鮮品牌發展戰略。根據計劃,該縣將開展十大專項行動,到2022年形成一套具有三門“鮮甜”特點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和制度框架。

  打造家喻戶曉的“鮮甜品牌”。該縣通過舉辦“鮮甜三門·甜瓜節”“三門·中國網絡青蟹節”“三門血蛤網絡推廣”等線上活動,將三門青蟹、跳跳魚、血蛤等名優特產品送入淘寶網、京東商城、農淘優選等平臺。組織農業企業和合作社參加浙江農博會、浙江(上海)展銷會、浙江省農商對接大會、臺州(南京)展銷會等省市推介會,自主舉辦首屆中國小海鮮博覽會、鮮甜三門·甜瓜節等推介會,推動“鮮甜三門”系列產品與各地大宗商品市場、大型購物中心無縫對接。

  在甜瓜節上,該縣與杭州果品集團、嘉興水果批發市場、杭州農合聯生鮮超市達成協議,3家企業每日向三門采購甜瓜35萬斤。

  全力保護百種小海鮮種群資源

  “因為亮相了熱播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三門人最熟悉不過的小海鮮望潮、跳跳魚一舉成名,更使三門小海鮮成了網紅。”三門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周衍平說。

  “三門灣”恰處中國北南中間緯度線和溫帶區分線,灣內擁有眾多島嶼,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半日潮”:海水都“裝”在島嶼內,不會與大海直接聯系,微生物含量異常豐富,為小海鮮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得三門小海鮮的種群資源異常豐富——

  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0.5萬畝,盛產魚、蝦、貝、藻、蟹等五大類200多種“小海鮮”,是浙江省海水養殖第一大縣。

  野生蟶苗培育專業村——三門縣花橋鎮連下村,便是絕佳的例證!

  “我們村處于浦壩港末端,伴隨著潮水而來的野生蟶苗會集體在這里著陸成長,全國少有。全村有70多戶就靠野生蟶苗生活。我22歲開始,就跟著父輩打泥,捕野生蟶苗。”今年52歲的連下村村民陳孟富說。

  除了野生蟶苗,三門還是大黃魚、香魚、河豚魚的故鄉和產地,每年6月底7月初,章跳魚就會成群結隊游到健跳港。

  面對大自然的恩賜——豐富的小海鮮種群資源,三門縣委、縣政府卻憂心忡忡:由于近海污染等原因,一些種群正在漸漸退化或消失,保護小海鮮種群勢在必行。

  “耕海萬頃,養海萬年”,三門提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三門灣水質,他們加快了創建國家健康養殖示范縣的步伐,加大了三門小海鮮種群保護、修復力度,要讓子孫后代既能品味小海鮮,又能看見碧海。

  “我們正在創建三門灣國家海洋公園、三門小海鮮種質保護基地等項目,全力保護百余種小海鮮種群;與世界海洋機構、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等合作,在今年端午節前后,建設了傳統的石條牡蠣礁,研究橫渡鐵強牡蠣的保護性修復工作。”周衍平說,同時,也開始著手建立小海鮮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和機制。

  據了解,三門已經建立了部級健康養殖示范場8個,今年要爭創農業農村部的健康養殖示范縣;對小海鮮等產品實施“三品一標”,每年對產品定期定量的自檢不少于200次,并建立產品可追溯的質量保障體系;開展離岸深水網箱養殖,在健跳田灣島開辦了一個有50個網箱的養殖基地,更新養殖模式;與海洋大學等多家高校院所合作,向冷鏈物流、產品加工、漁旅融合等方向全鏈式發展。

  一系列的舉措,使得三門這個大灣區的“菜籃子”越來越豐富——

  全縣漁業產值保持逐年大幅提升,其中去年小海鮮產值超過50億元。全縣小海鮮養殖從業人員增長到10萬余人,帶動農戶人均增收1萬多元。

  中國美食旅游地圖上的“鮮甜坐標”

  “去年5月1日,青蟹批發價100元/斤,今年批發價120-130元/斤,早上就賣了130元/斤。”5月15日,今年53歲的蛇蟠鄉養殖戶蘆華彩說,沿海高速公路通到蛇蟠后,快遞方便,出入島方便,來的人也多,養的東西賣得出,也能賣高價。

  如今,借著沿海高速公路通車和灣區建設的“東風”,三門正放大小海鮮“舌尖上的鮮甜”效應,把“鮮甜三門”品牌建設作為富民強村名縣的重要舉措,加快一二三產融合、農漁文旅一體發展,讓三門成為游客向往的“鮮甜目的地”——

  串點成線,打造“一軸三環五主題”鮮甜公路。該縣聚焦沿海片區和海島地區,凸顯三門特有的漁村韻味、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以嶺泗線為軸心,打造多彩山海風光環、山水古鎮文化環、農耕田園體驗環以及綠灣海韻等“一軸三環五主題”的鮮甜“產業路”。

  當下,沿著沿海高速公路,三門灣畔串起了“鮮甜”旅游圈,形成一條集山海美、海味鮮的“鮮甜三門”旅游路線:紅色之旅——亭旁,藍色海洋之旅——蛇蟠島、木勺沙灘,綠色之旅——鄉村游船幫里、蓋門塘,彩色之旅——花橋海上田園攝影小鎮……

  薈萃精品,發布“三門小海鮮”美食導圖。該縣匯聚本地特色餐飲店、特色菜、特色小吃、旅游景點、交通路線和特色小海鮮等內容,制作《三門小海鮮美食導圖》紙質版和手機版。其中,手機版《三門小海鮮美食導圖》還增加了特色菜制作、店鋪導航等功能,為外地游客提供三門美食服務。目前,導航圖已收錄特色餐飲店120家、小海鮮特色菜25種、特色小吃20種、特色小海鮮11種、旅游景點5個。

  一系列舉措,使得三門的鮮甜產業正在不斷擴圍,三門人民開始享受到灣區建設帶來的紅利——

  “2019年春節,正月初一至初六,島上涌入7萬多人,大家都是沖著吃小海鮮,感受海邊風光來的。現在,島上有25家飯店,其中兩家是今年五一期間新開的。”蛇蟠鄉常務副鄉長章宏蔣說,客人基本上是自駕游過來的,主要來自寧波、上海。

  花橋鎮黨委宣傳委員蔣兵兵告訴記者,沿海高速公路通了,該鎮利用紅旗塘3200畝養殖塘和當地優美的山水風光,打造了兼具山海風情的旅游線路。僅今年一季度,全鎮就接待了15萬名游客。

  一切都在昭示著:三門正成為長三角地區全季全天候的小海鮮廚房,中國美食版圖上的鮮甜目的地。 


標簽:海鮮;鮮甜;種群;蟶苗;甜瓜;品牌責任編輯:季建榮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