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余杭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大花園

聚焦農文旅融合發展

發布時間:2019-07-05 07:43:43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 鐘卓嫣 王芳 郭姝青

  “爭創新時代發達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余杭樣板”,這是余杭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提出的美好愿景。

  近年來,余杭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千萬工程”為起點,總計投入約22億元,以美麗鄉村示范區、示范鎮、示范帶、示范戶“四級聯創”為抓手,實現125個規劃保留村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和美麗庭院戶創建全覆蓋,形成6條示范帶,累計實施市級精品村38個、風情小鎮4個、杭派民居示范村2個、精品示范線8條、精品區塊2個,成功創建60個A級景區村莊。2018年余杭獲評“全省美麗鄉村示范區”。

  下一步,余杭農村怎么走?農村人居環境又將展現怎樣的新面貌?

  圍繞“全域美麗”建設總體部署,余杭區將進一步做優環境整治,以農文旅聚合、產村人融合發展為方針,推進美麗經濟發展,完善農村公共服務,營造文明和諧鄉風,著力營建美麗鄉村大花園。日前,余杭正式啟動美麗鄉村提質增效“1510工程”,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努力,以全域景區化理念打造大徑山核心區,以產業、文化為重心打造良渚文化風情線等5條精品主題游線和10個示范村,進而形成鄉村振興示范區、示范帶、示范村,通過做好環境、產業、文化三張牌來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

  關鍵詞:環境美

  以全域美麗理念重塑鄉村形態

  基礎環境整治是重塑鄉村形態的重中之重,這幾年,余杭深入推進美麗農房、美麗水體、美麗公路、美麗圍墻、美麗管線等基礎性工作。共計拆整各類不雅建筑133.88萬平方米;改造鄉村道路約300公里,綜合提升約600公里;通透式圍墻改造10萬米,立面整治25萬平方米,強弱電桿線梳理6.5萬米;完成485座農村公廁改造建設,實現了村村都有標準公廁……此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建制村全覆蓋,并建立了城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建設、管護一體化和城鄉環衛保潔一體化機制。

  “不隨意砍樹、填占水域。”“宜凸顯鄉情,選用當地易于獲得的石、竹、木等建材,控制造價,選材用材應與農村風貌吻合。”……為明確美麗鄉村建設導向,規范美麗鄉村規劃設計建設管理, 避免出現破壞鄉村風貌、偏離鄉村主題的負面現象,去年,余杭區發布了美麗鄉村建設“十不十宜”管理規定,在生態保護、選材用材、風貌管控、綠化美化、工程質量等十個方面明確正負面清單,強調美麗鄉村建設要保護鄉村肌理,突出農村特點。

  余杭是文化之邦。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5000年的良渚文化、2000年的運河文化和1000年的徑山禪茶文化,共同構筑了余杭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積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們引導各地依托這三大文化資源,結合水鄉、平原、山區等地域特點和各地資源稟賦,挖掘主題,培育鄉愁,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余杭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葉維軍說。

  關鍵詞:產業興

  以全民富裕為導向重塑鄉村業態

  美麗的環境帶動了余杭鄉村美麗經濟的發展,農文旅在這里有了聚合效應。

  “我們村今后要成旅游景點了”、“我們村聽說要建好幾個不同主題的旅游區塊”……徑山鎮小古城村組建了旅游公司,已開展鄉村旅游和景區村莊運營。仁和云會村與供銷社聯合也成立了鄉村旅游開發公司,將開展農旅+文化的產業活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閑林街道西溪源村正在依托洞山生態風貌、美麗鄉村建設等優勢,培育打造民宿+互聯網+設計創意產業為主的“洞山設計創意村落”。設計、IT創客、游學等一大批新業態落戶美麗鄉村,推動美麗經濟發展。

  景區村莊運營是余杭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促進美麗經濟發展的抓手之一。余杭區已出臺《促進景區村莊運營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村創建。同時,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投入開發建設,推行景區村莊專業化運營,建立村企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

  此外,近年來,余杭不斷提升農業農村業態。2018年,余杭全區農業休閑旅游業共接待游客1050萬人,直接經營收入10.18億元,同比增長23%。同年,全區實現農業增加值52.41億元,排名省市前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91元,增幅連續12年超過城鎮居民;城鄉收入比下降到1.67:1,居全省最低行列。

  關鍵詞:和諧鄉風

  以全民參與為要求重塑鄉村治理

  走進瓶窯鎮大觀山村,200多幢江南民居小樓映入眼簾,村內文化長廊,村規民約牌等小品、景觀均融入有良渚文化元素。

  美麗鄉村美在“顏值”重在“內涵”,鄉風文明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余杭區積極促進鄉村文化振興。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挖掘農耕文明,復興民俗活動,留住鄉愁記憶;培育禮堂文化,實現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實施農村新風培育工程,弘揚勤勞節儉的優良傳統,培育和睦孝悌家風,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引導農民農村價值回歸;實施農村文化繁榮工程,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通過舉辦文藝下鄉、“與您相約”周末劇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等活動,進一步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鄉風。

  與此同時,余杭區以民主協商為法寶、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發揮全民參與,逐步推進“產村人”融合。例如,以小古城村“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基層民主協商為代表,余杭創建了“‘1+3’基層協商治理模式”,榮獲了首批“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單位”稱號。

  此外,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余杭大力推動人才振興。在全省率先出臺鄉村人才振興新政,并實施“鴻雁”、農村“雙培養”、“青年吸附”、鄉賢回歸等行動,承辦全市農創客大賽,優化鄉村治理隊伍體系。

  關鍵詞:“1510”創建行動

  以農文旅融合助力美麗鄉村再提升

  美麗鄉村建設如何串珠成鏈,發揮集聚集群效應?如何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導向,發展美麗經濟,推動三農“雙創”,持續促進村強民富?如何深化全域環境整治,做優鄉村景觀風貌,強化人文內涵展現?未來,余杭將會有更多更美的鄉村展現在人們眼前!那么,余杭還會采取什么行動來實現呢?

  眼下,余杭正式發布了《余杭區美麗鄉村提升1510示范創建行動實施方案》。余杭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從今年起,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全區重點建成“一核五線十點”,即大徑山美麗鄉村核心樣板區,大運河文化帶、西部訪茶尋幽線、塘棲水鄉風韻線、中泰慢谷風光線、良渚文化風情線等5條精品游線和10個示范村,帶動引領全區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文的“城市后花園”。

  一核:大徑山美麗鄉村核心樣板區

  按照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理念,依托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建設,結合國家級徑山農業產業園創建,實施全域景區化連片提升,打造美麗鄉村典范樣板。

  在徑山鎮,以打造高品質禪茶風情產業主軸線為核心,重點培育雙溪畫廊、禪茶第一村兩大區塊及四個重點村集聚區。一是實施美麗建筑、美麗庭院、美麗圍墻、美麗田園、美麗綠道、美麗公路、美麗水體、美麗天空、美麗配套、美麗節點“十美共進”,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二是突出茶產業和茶文化,做深做透種茶、做茶、賣茶、講茶“四茶”文章,使茶產業成為徑山的支柱性產業,打造全產業鏈。三是通過串點成線、連線成面、集群集聚,做優配套設施,做深禪茶文化,做實旅游產業,加快建成全域AAAA景區。

  五線:5條精品游線

  打造5條文化風情主題精品游線,形成村點出彩、沿線精美、多業融合的美麗鄉村示范帶。實施內容包括按照“十美共進”思路,做實做優環境建設,完善配套設施;重視文化植入,挖掘原有本土文化或運用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農村產業,將沿線美麗鄉村、農業園區、景區景點、小城鎮等銜接連貫,發展運動養生、農趣美食、民宿度假、文化文創等業態。

  ◎大運河文化帶

  深挖大運河文化內涵,以大運河為骨架,促進沿河美麗鄉村風貌提升、功能活化與產業發展。線路涉及余杭東部運河流域相關鎮街。

  ◎西部尋茶訪幽線

  依托西部的自然山水資源,以禪茶文化為主題特色。線路長約20公里,連接大徑山核心樣板區至鸕鳥鎮,并延伸至黃湖鎮、百丈鎮,串聯西部各鎮森林古道。

  ◎塘棲水鄉風韻線

  依托名鎮名山名湖,銜接大運河文化帶,以濱水休閑景觀帶為主,展現江南水鄉濕地主題特色。線路總長約10公里,自塘棲古鎮,經丁山湖至超山風景區。

  ◎良渚文化風情線

  依托良渚古城遺址和農業資源優勢,以良渚文化“訪古朝圣”為主題。線路總長約15公里,以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中心,東面串聯良渚街道北片各村,西面串聯瓶窯鎮相關村和良渚古城水利系統展示線,并與大徑山核心區相連,推動良渚古城與大徑山互動聚合。

  ◎中泰慢谷風光線

  利用山谷田園、竹笛文化及緊鄰城區等優勢,以“江南慢村”休閑慢居為主題特色。線路長約8公里,自中泰集鎮,經中橋村至白云村。遠期延伸至紫荊村和余杭街道北片、閑林街道北片。

  十點:十個示范村

  在“一核五線”項目之外鎮街,按照“十有十無”標準,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目標,擇優打造10個產業鏈條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多樣、業態豐富的示范村,促進村強民富。

標簽:余杭區;鄉村;余杭;農業農村;農文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