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懷卡托大學聯合學院(以下簡稱“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西蘭UW學院”)“走進美麗新農村 助力鄉村建設國際化”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正式開啟。
“國際范”與“鄉土味”的碰撞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西蘭UW學院是2016年獲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與新西蘭懷卡托大學合作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院立足于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能力。參與本次社會實踐的就有來自該“國際范”學院的會展經濟與管理、工業設計和金融學3個中新合作辦學專業的16名學生。
大學生走進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 攝影:周楚越 胡紫嫣
棠棣村屬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西部山區,詩云“漓渚滿目綠無涯,棠棣無處不逢花”,棠棣村是名副其實的“紹興花木第一村”,95%以上的勞動力都直接或間接地從事著花木的生產和經營,擁有3萬余畝的花木基地,是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近年來被評為“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全國生態文化村”“浙江省AAA級景區村莊”“浙江省文明村”“省級興林富民示范村”“省級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最美村莊”“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等榮譽。
“國際范”的大學生來到鄉村振興示范村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青年學子對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的踐行。通過國際范與鄉土味的碰撞,開拓在鄉村振興建設中國際范兒的眼界,更加深了對保護鄉村的自然環境和人文風貌的認識。
花滿棠棣 花好人和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團隊指導老師沈杰的帶領下,同學們走訪了棠棣村。當同學們看盡棠棣村的“青山綠水”,就感受到這片土地深深的吸引力。棠棣村充分利用蘭花文化的背景,開發特色旅游資源,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也讓該村的旅游資源得到可持續發展。
大學生走進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 攝影:周楚越 胡紫嫣
在走訪中,棠棣村濃濃的文化氛圍令同學們震撼,“花鄉棠棣、花樣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隨處可見的蘭花元素為棠棣村更添一份優雅的色彩。“orchid”(蘭花)在同學們參觀文化大禮堂時脫口而出,棠棣村通過建設實訓基地、文化大禮堂、老年活動中心等新時代社會文化設施,為村民提供了以休閑娛樂、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為一體的一系列設施。棠棣村民“以蘭為鏡、人勤春早”的勵志文化和“以蘭為緣、花好人和”的鄉賢文化也在多方面深入發展,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同時也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棠棣模式”。
此外,在鄉風民風家風的文化建設上,棠棣村也作了很好的探索,塑造了良好的文化軟環境,弘揚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家家戶戶的房屋建設中融入蘭花元素,門口對聯上寫下對家庭最好的期許,“最美家庭”評比活動充分調動村民家文化建設積極性。
一花一木 走向國際
為了更加深入了解棠棣村發展狀況,為該村國際化發展提出建議,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分小組走近村民,展開了多方面的實踐調研。
實踐小組在與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花卉作為棠棣村的主導產業,種植和銷售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但近幾年花卉市場并不景氣,蘭花種植的競爭大,且成本日益提高,面臨發展的瓶頸期。隨著棠棣村特色旅游資源的開發,以“鄉村旅游和智慧農業相結合”為發展亮點的棠棣村在眾多旅游鄉村中脫穎而出,旅游產業將成為該村另一條致富之路。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對中國鄉土文化充滿興趣,鄉村旅游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國游客的注意,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如何做到國際化,便于國際友人的參觀也日益迫切。
與村民深入交流 攝影:周楚越 胡紫嫣
在實踐調研的基礎上,同學們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知識提出了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國際蘭花節會展策劃和蘭花產業發展的建議,為助力棠棣村國際化建設出謀劃策。據悉新西蘭UW學院的同學們也將在近期出訪新西蘭懷卡托大學時進行“蘭文化”摸底調查和宣傳,助力鄉村建設國際化。
通過對棠棣村的深入調研,新西蘭UW學院實踐團隊對該村的現狀與發展都有了全面認識。本次“走進美麗新農村 助力鄉村建設國際化”暑期實踐活動既鍛煉了同學們的能力,也讓他們看到了當下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國際范兒”和“鄉土味兒”碰撞出了鄉村振興的青春火花。助力 “美麗鄉村建設國際化”,他們一直在路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