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錢關鍵)“各地垃圾分類情況如何,打開手機就一目了然”。在東陽農村,一款小小的“考拉”APP,正在嘗試破解農村垃圾分類的一大難題——如何了解農戶是不是真正做好了垃圾分類,并進行實時監督、引導?
走進湖溪鎮夏黃村,只見每家每戶門口都有“可腐爛、不可腐爛”字樣的垃圾桶。每天將垃圾丟進正確的桶內并拍照,通過“考拉”APP上傳,是村民申屠曉珍的生活日常。如果照片被審核通過為“完全分類”,她的APP賬號就會增加10個積分。截至6月24日,她已積了2100分,每100分就是1元錢。當天上午,她到家門口的再生資源兌換超市,用積分免費換到了卷紙、牙膏、牙刷等商品。
“考拉”APP2017年試運行,2018年推廣到東陽所有鄉鎮。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半月,東陽已上傳垃圾分類照片392.4萬多張,送出了6100多萬分,累計給當地百姓提供了價值61萬余元的商品及服務。從試運行至今,“考拉”APP已積累790余萬張照片,支出1.3億多積分。
湖溪鎮常務副鎮長蔣紅翔介紹,“考拉”APP運行全流程由一位村民自拍“垃圾分類”照片發起,然后由各個行政村的審核員審核。在鄉鎮一級和市農業農村局,還設有管理員,他們隨時可以通過電腦查看轄區各村農戶上傳的照片,以及各個審核員對照片的審核情況。發現問題,隨時進行監督指導。
如果農戶丟完了垃圾,卻不上傳照片呢?那也沒關系,每個自然村還有一名垃圾分類督查員。被督查員拍照檢查的農戶,根據其垃圾分類完成度,會得到相應的積分獎罰。
數據顯示,目前,東陽99.91%的自然村進行了垃圾分類。其中,933個自然村已運行“考拉”APP,占自然村總數的86%,注冊用戶達165433人,且還在增長中。
不僅農戶要完成垃圾分類,在湖溪鎮等地,村保潔員有沒有將垃圾再次分類后送到中轉站,清運工是否及時清運,通過“考拉”APP,也都實現了實時拍照監管。東陽一些鄉鎮還設立了標準化分揀中心和流動預約上門回收隊,農戶點點手機就能實現可回收垃圾的上門服務。
“通過‘考拉’APP,我們將逐步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從前端到末端的全流程管理。”東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何小飛說,去年一年,該市因垃圾分類減少農村垃圾6200余噸。今年,他們在打造“大數據”治理新模式的基礎上,還將同步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最好村”“最差村”評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