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主汛期的臨近,防汛工作進入關鍵階段。尤其是近期,包括我省在內的南方多地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天氣,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更是給我市防汛防災工作敲響了警鐘。
那么,今年主汛期我市天氣趨勢如何?防汛重點在哪里?如何防范和應對?
大雨暴雨過程偏多偏強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今年氣象年景偏差,我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處于中等偏高水平。統計顯示,今年1~5月,全市降水量65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4%;降水日數81天,較常年同期偏多8天。
隨著梅汛的臨近,一年中的主汛期即將到來。歷史大數據顯示,我市歷年平均入梅時間為6月14日,出梅時間為7月7日,梅期平均時長為24天,平均梅雨量為239.7毫米。梅汛期全市大雨以上的天數平均達7.2天,暴雨以上天數達2.4天。
從最新資料分析來看,今年我市入梅時間將較常年有所推遲,但汛期大雨暴雨過程將偏多偏強,出現暴雨洪澇和城市內澇的可能性較大,防汛形勢嚴峻。
受今年以來降水偏多影響,截至目前,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庫蓄水量6.56億立方米,蓄水率78.7%,比常年偏多近三成。
這些薄弱環節不容忽視
經過多年水利工程建設,尤其是自2014年啟動“五水共治”以來,我市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水利基礎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但從應對流域性大洪水和近期督查檢查情況看,還是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最主要的薄弱環節,也是前期我們檢查中發現隱患較多的,集中在兩個方面:山塘水庫安全度汛和小流域山洪防御。”市水利局的一份通報顯示,我市共有水庫555座,有壩高5米以上山塘3108座,因為各種原因,其中部分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隱患,“山塘水庫面廣量多,病險動態發生,防洪保安壓力大”。
同時,由于我市山區面積大,中小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20~200平方公里的小河流達73條,沿河村落473個。“短時強降雨引發的小流域山洪具有預報難、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等特點,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我市防御的重點也是難點。近期包括我省衢州、麗水在內多地出現重大人員傷亡,很多也是小流域山洪和地質災害造成的,因此需要特別引起重視。”市水利局總工程師徐詩軍說。
抓早抓實打好防汛硬仗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今年防汛防臺工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相關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文件要求,早動員早部署,抓早抓實防汛各項準備工作。
4月15日,市政府召開市防指成員暨全市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全國、省相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全市防汛防臺抗旱工作。6月11日,又召開全市防汛防臺工作(視頻)會議,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講話精神和國家、省防辦相關要求,抓好全市防汛防臺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市防指則加強統籌協調,扎實做好工作落實。推進應急體系建設,以市政府名義發文調整市防指成員單位并明確37個市防指成員單位職責,印發《紹興市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加強防汛宣傳培訓,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培訓,提高防汛搶險業務能力和決策水平,市縣兩級已組織開展應急演練5次;強化隱患整改,3月份以來持續開展防汛工作督查,689處風險隱患已全部完成整改,24處地質災害點有21處已落實搬遷、治理、監測措施。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防范小流域山洪和地質災害,加強城市內澇防范和重點江河水庫安全管理,同時將嚴格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市縣兩級防辦、應急管理部門須執行24小時應急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嚴陣以待,確保安全度汛。”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