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值全國第十一個“5·12”國家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和杭州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杭州市防汛防臺抗旱、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座談會。全市40個相關職能部門、各區縣管委會氣象應急部門和市民代表,共計90余人參會,就新版《杭州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修訂內容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氣象災害與社會各界關聯度極高,組織實施啟動又十分頻繁,一個有效管用的預案非常重要。據了解,現行的《杭州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于2006年首編,2012年修訂2013年初印發,按照預案管理五年一修訂的要求,這也是全市機構改革后,首批面向社會征求意見的預案。
杭州市氣象局減災與法規處處長何愛芳介紹,結合杭州實際,新版修訂預案將主要呈現六個方面的變化。最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重構了預案框架,確定了“1+6+3”的總體框架,“簡單來講,即1個氣象災害應急預案,6個高溫、強對流、寒潮、大風、大霧、低溫分災種處置表由氣象部門負責,3個防汛防臺抗旱、雨雪冰凍和大氣重污染(含霾)專項預案由應急局和大氣辦負責,既保證了杭州市常見氣象災害種類的全覆蓋,又保證了預案的執行度,避免出現預案重復設置、應急響應措施不統一等問題。”
其次,包括針對近年新增相關法律法規和全媒體發布、停課誤工機制等規范性文件要求進行了整合、吸納,明確了各級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的氣象災害防范應對工作,并且新增災害影響預報、影響評估和災害調查鑒定專家組,以及應急信息的報送、發布環節。
2018年初,浙江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規范做了重新調整,在原有的《浙江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的基礎上,新增1類“低溫預警信號”預警信號。所以,目前杭州市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分為臺風、大風、暴雨、暴雪、寒潮、低溫(新增)、霜凍、道路結冰、冰雹、高溫、干旱、雷電、大霧、霾共14類,41種。
接下來,市氣象局將對預案修訂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梳理和吸收,完成《辦法》的修訂,力爭今年5月底前完成法制審查,入梅前正式印發,成為杭州機構改革后第一批修訂的預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