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8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由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共同編寫。2018年,共對1649個海洋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194條入海河流國控斷面、453個日排放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36個海水浴場開展了水質監測;對部分重要河口開展了沉積物質量監測;對1705個生物多樣性監測點位、21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89個海洋保護區和24處濱海濕地開展了生態狀況監測;對48個重要漁業水域開展了環境質量監測。
監測結果表明,2018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整體穩中向好。海水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的96.3%;近岸海域優良(一、二類)水質點位比例為74.6%,較上年提升6.7個百分點。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江蘇沿岸、長江口、杭州灣、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超標要素主要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和海洋保護區保護對象基本保持穩定。檢測的入海河流劣Ⅴ類水質斷面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海洋傾倒區、海洋油氣區環境質量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區環境保護要求,海洋漁業水域環境質量總體良好。赤潮發現次數和累計面積較上年大幅減少。
《2018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是生態環境部依法發布、反映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信息的年度報告,包含我國2018年的淡水環境、海洋環境等9方面內容。
生態環境部生態監測司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黨和國家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視,采取了諸多有效措施,但局部海域污染突出、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改善不明顯等問題依然存在。從總體來看,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不容松懈,還要做出更多努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