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3時26分許,一匹普氏野馬小公主出生,這也是新疆北部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qū)5月份出生的第四匹小馬駒,比大熊貓還珍稀的普氏野馬進入了繁殖高峰期。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張赫凡介紹,這匹小馬駒編號為準噶爾386號,小公主生下約半個小時就站了起來,然后吃了初乳,一個多小時后排出了胎糞。
“野馬一般出生在晚上或凌晨,工作人員得時刻注意。”張赫凡說。
為促進基因交流種群優(yōu)化,推進野放進程,實現(xiàn)野馬重歸大自然、重建野生種群的目標,2001年8月以來,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先后向野外放歸16批次110匹野馬。至此,位于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qū)的普氏野馬圈養(yǎng)92匹、半散放102匹、野放224匹。
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保留著馬的原始基因,曾棲息在從準噶爾盆地到蒙古高原西南部的荒漠草原地帶,是保存馬類動物遺傳多樣性及用于家馬性狀改良和育種的珍貴物種。19世紀80年代,它們被俄羅斯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命名為“普熱瓦爾斯基馬”,簡稱“普氏野馬”。
目前,全世界普氏野馬約2000匹。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作為亞洲最大的野馬繁殖基地,繁育的大多數(shù)野馬遠離保護者的照料,已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野生種群。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wǎng)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wǎng)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