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反過來高質量發展也為生態環境保護創造了條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兩者相互融合,有機統一,密不可分。切實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僅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也有助于加快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我們仍不時聽到加嚴生態環境監管拖累了經濟增長的聲音。究竟是推動還是拖累,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減與增”的辯證關系。
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減的是污染,增的是容量。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要素。過去,生態環境空間相對大一些,大開發、快發展,對環境的影響短期可能不明顯,但不斷累積?,F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再不削減污染、保護生態,就會損害、動搖發展根基。治理污染,既是去除粗放發展造成的沉重環境負擔,也是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騰出環境容量。
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減的是“散亂污”,增的是“高大上”。在有些人看來,嚴格環境監管,提高排放標準,一批企業遭到關停,是在給經濟做減法??此朴欣恚@只看到事物表象。大量數據表明,一些治理無望的“散亂污”企業對經濟貢獻并不大,付出的環境成本卻很高。通過嚴格環境監管,促使“散亂污”企業退出市場,支持有技術有實力有前景的企業,不但可以優化產業結構,而且還能做大做強企業,有利于提高發展質量。
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減的是贅肉腐肉,增的是肌肉筋骨。一些地方經濟總量很大,質量卻不高;企業數量眾多,環境問題突出,經濟增長靠的多是外延式擴張,而不是內涵式增長,看起來龐然大物,卻是虛胖,贅肉很多,有的還是腐肉。嚴格環境監管,就是對當地經濟進行“刮骨療毒”。只有減掉贅肉,割掉腐肉,才能“強身健體”。一些地方和企業已經嘗到了甜頭,如生態環境改善了,引來了優質項目;變生態優勢為發展優勢,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同時,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動了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鮮血液。
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減的是劣幣,增的是良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領域存在著正規軍打不過“散兵游勇”的怪現象。一些“散亂污”企業之所以存活下來,靠的是低價策略,而之所以能夠低價,是因為沒有環境成本。嚴格環境監管,進一步規范了市場秩序,有效解決了“劣幣驅逐良幣”問題,為企業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從更深層次激活了生產主體和生產要素,促進合規企業訂單增加,效益不斷提升。山東晨鳴紙業企業的代表在一次座談會上說:“2016年~2018年,3年超過之前9年的利潤,這都受益于環保。以往有的造紙廠污染防治設施投入少,成本低,我們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力?,F在環境監管嚴了,淘汰了違法企業,嚴格監管讓市場競爭更加公平?!?/p>
環境容量、資源能源都是有限的,“減”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增”。一“增”一“減”之間彰顯著新發展理念,體現著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