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8年7月,作為交通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公轉鐵”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被全面部署。實施近一年,各地取得了哪些進展?作為主要運輸對象的煤炭,其供需關系產生了什么變化?本地排放中移動源“獨大”的北京,如何在綠色物流上進一步發力?本版特刊發相關報道,以饗讀者。
5月 20日14時,浙江寧波舟山港鎮海港區,30箱35噸型的敞頂箱正在進行試裝作業,試裝完成后,首單水鐵中轉煤炭專列將發往紹興。據了解,這是舟山港積極實施“公轉鐵”,引入的鐵路基礎散貨運輸“散改集”模式。
“公轉鐵”基礎設施升級 運力增加
不僅是新模式的引入,此次舟山港所使用的35噸型敞頂箱,具有裝車方便、環保標準高等特點,是為了配合煤炭運輸所升級完善的基礎設施之一。
舟山港之外,一連串的推進正在突破鐵路運輸中曾經連而不暢、銜而不接的困局。
5月9日,山西省對外發布《關于印發山西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2020年山西出省的煤炭運輸基本全部要“公轉鐵”,省內運輸八成“公轉鐵”。這一通知指出,到2020年,山西省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宗貨物運輸以鐵路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加2億噸。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增加40%,汾渭平原4市增加25%。山西省重點煤礦企業全部接入鐵路專用線,煤炭、焦炭鐵路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出省煤炭、焦炭基本上全部采用鐵路運輸。
5月17日,2019寧夏“公轉鐵”物流合作洽談會在銀川舉辦,旨在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搭建物流企業與鐵路部門、東部沿海港口溝通對接的平臺。據悉,寧夏將通過多種舉措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計劃到2020年重點企業鐵路貨運占比達到50%以上。
5月21日,我國重要煤炭重載運輸通道之一的唐呼鐵路完成擴能改造。中鐵呼和浩特局呼和浩特供電段供電技術科科長李鵬介紹,經過320公里供電接觸網設施的全面升級,唐呼鐵路運輸能力將從原來的每年5000萬噸提升至1.5億噸,萬噸列車日通行能力也由現在的25列提升至39列。
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貨運總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實現大宗商品運輸從公路到鐵路的轉變中,運輸效率要“摳細節”,配套銜接更要精細化。正如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李長宏所說:“‘公轉鐵’充分發揮了鐵路運輸的規模經濟優勢和綠色環保優勢,伴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階段,正由側重數量管制轉向運輸服務質量控制。”
煤炭供需關系正在發生變化
鐵路運輸通道基礎設施建設還反映出近年來煤炭供給重點的轉移。
煤炭是去產能的主要行業之一,隨著一些地區小型或煤質較差的煤礦陸續關停,煤炭供給結構發生新變化,未來“三西”地區(即山西、陜西及內蒙古西部)優質產能調出量將會持續增長。“目前我國煤炭調出增量的80%都集中在‘三西’地區,未來可能會達到90%。”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研究員李華表示,這也是山西加速布局“公轉鐵”和唐呼線擴能改造的意義所在。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認為,隨著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落后產能不斷退出,優質產能持續釋放,煤炭運輸通道建設也在加快,煤炭市場供需關系正在由基本平衡向更高水平的動態保障發展。
高漲的運輸需求意味著鐵路部門需要不斷優化貨運列車運行圖,增加運煤車儲備。從目前來看,鐵路運量的提升一方面來自于新線路的加入,另一方面則是對原有運輸模式的調整與細化,體現出鐵路部門對運輸環節科學化、專業化的精準操作。
以 “六線六區域”貨運增量戰略為例,鐵路部門計劃到2020年,將唐呼線、瓦日線分別打造成年運量1.5億噸、1億噸的大能力貨運通道,內蒙古西部至華中鐵路投運后,也將形成億噸級大能力貨運重載通道。屆時,“六線”中的四條鐵路通道都將達到萬噸重載級別。同時,鐵路部門將加大投資力度,新購置一批大功率機車和火貨車,以滿足貨運增量的需要。
鐵路貨運更積極主動向市場靠近
多式聯運的鐵路綠色物流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和城市的青睞。
淮北礦業近來積極推進大宗貨運集裝箱多式聯運,開通運行巢湖西貨運中心站到年家崗站150公里的石灰石集裝箱專列。整個過程只需完成一次裝卸,既能減少散裝揚塵對環境的污染,損耗也由原來的10%降低到無損耗。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創新利用集裝箱大規模運輸煤焦、鐵礦石等大宗物資,2018年,其全省焦炭運輸集裝箱占比達46%。以前,曲煤焦化鐵路貨運一年僅10萬噸的運力,現在通過增加人手、改造貨場,吞吐能力達到500萬噸。
通過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北京“外集內配、綠色聯運”的物流新體系正逐步建立。
繼首趟建筑材料專列進入大紅門貨場,“公轉鐵”綠色物流項目正式落地半年之后,京津冀區域內首個鐵路綠色物流配送基地今年一季度在大紅門車站啟用。這個基地由北京鐵路局和錦繡大地共同打造,貨物倉儲能力400噸,周轉周期10天,實現了民生物資在河北涿州集結,通過小編組列車定時運輸至北京大紅門基地,再由清潔能源車進行市內精準配送的綠色配送流程。據悉,北京鐵路局今年正進一步強化京津冀萬噸列車、綠色建材進京,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公轉鐵”等服務新舉措和新產品。
“公轉鐵”推進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鐵路貨運會受到城區內既有貨場和城市規劃的束縛。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認為,鐵路運力提升后,北京五環內大紅門、百子灣、豐臺西和西黃村4個既有貨場很難支撐如此大規模的貨運及周轉,可能會造成鐵路貨場周邊道路產生新的“腸梗堵”。
為此,專家建議,鐵路部門應更加積極、主動地向市場靠近,不僅要將鐵路網作為自己的資源,更要針對用戶需求,開發定制化產品,與地方政府、民營企業、專業物流公司等進行有效整合,形成產業生態圈。如北京鐵路部門在大興、順義、石景山、通州等地布設站點,盡可能縮短建筑材料等抵京后公路二次運輸的里程,既能解決貨運周轉問題,又避免產生新的擁堵。
“還要創新發展“平臺+樞紐+通道+網絡”的業務模式,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企業主體之間構建合作網絡,實現各環節高度的戰略協同”,李長宏表示。
據了解,目前云南、陜西洛陽等地都在積極推動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實行在用鐵路專用線運能、運價上網公開,推廣上門服務、線上受理等模式。相信通過這些努力,鐵路等部門可以持續為客戶創造新價值,提供良好的服務體驗,從而使以鐵路為主導的大宗商品物流運輸結構更加成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