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式大排查、高標準大整治,針對短板區領導率隊進村入企深入核查整改;全速推進“十大攻堅行動”、生態環保十大工程項目建設,就固廢、水、氣等生態環境問題進行立體式全方位整治提升……日前,一場聲勢浩大、力度空前的生態環境建設“綠色風暴”在南湖區全面掀起。
鐵拳出擊 不放過一個問題
繼3月13日召開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大會后,5月20日,南湖區再次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加速推進“千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攻堅行動。當天,南湖區各鎮、街道也紛紛召開生態環境大排查整治推進會,加大對轄區內影響生態環境問題的排查,要求不放過一個生態環境問題。
“通過千人地毯式大排查,全區將形成清單式管理,并進行銷號式整改。”區生態創建辦常務副主任鄧劍強介紹。近年來,南湖區生態環境日益優化,轄區內水質越來越干凈,空氣優良天數也逐年提升,但仍存在不少死角、整治不徹底情況,比如全區交接斷面水質還不穩定,一些企業偷排漏排事件時有發生,城鄉生活、建筑垃圾亂倒現象仍然存在等。
結合這些老百姓關注度高、且影響全區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問題,南湖區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將固廢、水和氣等方面的重點內容一并納入“千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攻堅。為做到地毯式排查、高標準整治,近期,區四套班子領導將深入基層,結合問題清單,督促落實整改,區紀委、生態創建辦、住建、生態環境等部門也組成3個督查組,進村、社區、企業開展督查,盯牢清單改問題,跳出清單找問題,力爭做到不遺漏一處,不放過一個,徹底解決全區生態環境存在的各類問題。
排查問題并不是最終目標,南湖區列出時間表,要求在6月30日前基本完成問題整改。同時,區公安、法院、檢察院、生態環境等部門聯手,加強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實行頂格處罰,并依法追究當事人和企業負責人的責任,通過這種高壓執法形成震懾,倒逼企業實施環境治理,減少環境污染風險。
鞏固提升 讓水清天藍成為常態
今年12月底前完成關停來料加工型印染企業,明年11月30日前關停淘汰印染生產線,向COD、氨氮排放量分別超過全區總量三分之一的19家印染企業“開刀”;
嚴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出口”,今年10月底前,在完成2個標準化運維試點的基礎上,對全區42個30噸以上農村污水治理設施終端進行標準化運維提標改造;
黑臭水體提升沒有“休止符”,針對三水灣浜、太平橋港等城鄉水體容易反復的“頑固性”河道,南湖區一河一策精準“把脈”……
今年初以來,劍指生態環境問題,一項項重大舉措在南湖區緊鑼密鼓推出。直面水、氣、固廢、土壤等方面的生態環境問題,南湖區不滿足于當前存在問題的解決,更立足長遠加以不斷提升,尤其是今年推出了南湖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十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在“十大攻堅行動”中,圍繞水系水質、“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城鄉污水治理、水系連通暨美麗河湖建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臭氣廢氣整治、清新空氣示范區創建、固廢物處理能力提升、生活垃圾處理、科技治污等十個方面,南湖區均列出了具體措施、倒排時間表:
在主要水系水質提升行動中,今年年底前全區不低于50%的30噸以上治理設施要達到標準化運維,至2020年全面實現標準化運維;“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專項行動,除了繼續強化對企業的排污監管,更全面改造新興、新嘉等4個城市街道的污水管網;重點企業臭氣廢氣整治行動,南湖區要求2020年前要基本完成市級重點企業生產線“全密閉”、污水處理設施“全加蓋”等臭氣異味治理,2022年前全面完成污水處理設施、垃圾填埋場等臭氣治理……
不少生態環保問題要徹底解決,就必須強化設施建設。今年,南湖區加快了2019年生態環保十大工程項目的建設,且一些項目還創新采用了EPC模式。今年,南湖區將完成生活垃圾焚燒技改、飛灰填埋、農藥廢棄包裝物歸集中心、大橋工業園區臭氣廢氣整治等一批項目的建設。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