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huán)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灘涂上建起我國首座海洋水文觀測平臺

發(fā)布時間:2019-05-21 11:29:16 來源:中國海洋報 記者 路濤

  2019年第四期《大氣科學進展》的封面上,一艘明黃色半潛式無人艇航行在深藍色的海面。這艘無人艇主要用于海洋氣象觀測,是50多年來我國海洋氣象觀測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從駕著一葉扁舟搞觀測,到建起有人值守的海上觀測平臺,再到如今的自控駕駛半潛式專用無人艇,我國海洋水文氣象觀測事業(yè)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

  1968年10月,在江蘇呂四沿岸灘涂上,矗立起一座海洋水文觀測平臺。它的建成為海洋水文資料的完整掌握和收集提供了便利,也成為我國海上觀測平臺建設的典范。

  呂四南靠長江,北依黃海,是當時全國四大漁場之一,因盛產大黃魚享有盛名。每到漁汛,數千艘漁船競帆出海,場面蔚為壯觀。

  不料,1959年漁汛之時,由于預報失準,一場11級大風奪走了1000多名漁民的生命。

  彼時,我國雖然也建起了水文氣象觀測站、網,但因呂四地處灘涂,沒有陸地可用來建設固定觀測站。4名觀測人員只能依靠一葉扁舟,24小時輪流值班。小小木船,載著觀測員不分晝夜,在茫茫大海上戰(zhàn)風斗浪。

  這樣的觀測不僅危險,資料也掌握不全,風浪、波浪等數據的記錄難以完整。

  依靠小木船做觀測,只是權宜之計。1967年的一則報道讓時任原國家海洋局上海中心海洋站業(yè)務組組長徐春霖眼前一亮。報道說,1960年日本在智利大地震引發(fā)海嘯后,在海上建起了14個觀測平臺。他由此聯(lián)想:“我們?yōu)楹尾荒芤步ㄒ粋€平臺呢?”

  為驗證這個想法是否可行,徐春霖首先要確認灘涂上能否打鉆,有沒有具有這種資質的施工方。

  經多方打探,徐春霖找到上海第三航務工程局一家專門建設碼頭的公司,雙方經現場考察討論后認為,海上建平臺可行。

  緊接著,迫不及待的徐春霖,從呂四直奔上海向原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匯報,和盤托出自己的想法,獲得了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

  最終,國家同意在江蘇呂四建設海上觀測平臺,并下?lián)芙涃M12萬元。“這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徐春霖說。

  要在呂四建平臺消息傳出,擔憂、顧慮、反對的聲音不絕于耳。有人對徐春霖說:“這個事情把握不大,實在是太冒險了!”也有人說:“現在拿那么多錢去建一個平臺,有必要嗎?那么多事需要去做。”……

  既然決定了做這件事,徐春霖已準備好接受各種后果。1967年,在呂四灘涂上,長達一年多平臺建設的艱辛歲月,銘刻了許多海洋人難忘的印記。

  呂四是典型的灘涂地區(qū),大潮褪去盡是淤泥,一腳下去,難以自拔。平臺建設最為關鍵的選址和打鉆,面臨著難以想象的挑戰(zhàn)。

  為給設計部門提供準確的地形圖,徐春霖親自到海上測量。從平臺設計參數、海上測流速到打鉆、施工,他半步不敢離開現場。

  1968年10月,我國首座有人值守的專業(yè)海洋水文氣象觀測平臺,矗立在了呂四灘涂上。

  這是一座鋼板建筑,上層用于氣象觀測;下層建有驗潮設施,可進行潮汐、波浪、水文等觀測。面積約有四分之一個籃球場大小,可供10人觀測、生活使用。平臺距岸約6公里,需靠小艇擺渡過去。

  隨著海洋科技的發(fā)展,海洋自動觀測系統(tǒng)的研發(fā)成功,從1991年1月起,全自動觀測代替了人工觀測。從此,海洋觀測走進了一個新時代。

  回首新中國海洋事業(yè)的歷史,這座看似普通卻并不平凡的平臺,曾承載了許多海洋人的夢想,使它成為我國海洋水文氣象觀測發(fā)展歷程中一個標志性符號。

標簽:觀測;海洋氣象;海洋;深藍色;事業(yè);漁汛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