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與立法調研有機結合

為依法保護母親河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發布時間:2019-05-21 09:22:41 來源:法制日報 記者 王斗斗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李白筆下的長江三峽。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這是李之儀《卜算子》中的江水悠悠、情之切切。
  長江,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撐。
  為了發揮法律制度剛性約束作用,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長江保護法立法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5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在安徽合肥召開長江保護法立法座談會,這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與立法調研的一次有機結合。
  率隊檢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主持座談會。她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長江的重要論述為指引,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長江保護的決策部署,把中央的重要要求轉化為法律規范,圍繞保護長江總目標,堅持長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原則,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高質量起草好這部法律,為依法保護母親河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解決“多龍治水”現象
  長江保護體制機制不暢,存在“多龍管水,多龍治水”現象,是大家談論最多的。
  長江究竟有幾條“龍”?安徽省副省長何樹山說,目前,涉及到長江流域的管理部門,包括生態環境、水利、交通、海事、農業、林業、漁業、國土、衛生、發改、電力、住建、地礦、旅游、公安等多個部門。除了11省(市)在長江上分段管理外,隸屬于水利部的長江水利委員會側重長江水資源管理,隸屬于農業農村部的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側重于內陸漁政管理,隸屬于交通運輸部的長江航務管理局側重于航務管理。
  因此,何樹山建議,在長江保護法中明確建立國家層面統籌協調機制,形成共抓大保護合力。
  提到長江水利委員會,安徽省水利廳廳長方志宏坦言,其在長江開發、利用、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流域內各行業管理職能相互交叉,長江委僅作為水利部派出機構,機構權威不夠,法律授權不夠,流域管理職能發揮有限。“亟需通過立法健全長江流域保護管理體制機制,設立能夠行使流域綜合管理職能的流域管理機構或高層次的流域管理協調機構。”
  安徽馬鞍山市,長江穿境而過、全長36公里,擁有長江岸線159.6公里。馬鞍山市市長左俊說,保護長江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有一個強有力、自上而下的專門機構,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施策,打破部門邊界。
  “為解決‘政出多門’問題,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抽調人員、組成專班,成立了市長江辦,但責權利還不匹配,牽頭管總的作用發揮不夠好。”左俊也認為,應該在國家層面成立專門的長江保護機構,集中行使分散在各個部門的管理權限,變多頭管理為專責管理。
  長江流經11個省市,大家各管一段、分割治理,容易出現“自掃門前雪”現象。“還要高度關注流域管理問題,注重處理好省際、城際之間的關系,建議在國家層面建立長江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解決跨流域、跨區域的重大問題,保障整體利益最大化。設立綜合執法機構,加大執法力度,推動聯防聯治、聯動執法。”左俊說。
  統籌好保護與開發關系
  安徽宿松縣,位于皖西南,北傍大別山余脈,南臨長江,地處皖鄂贛三省接合部和800里皖江之首,63公里長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
  宿松縣縣長王趙春格外關注沿江產業的發展。他介紹說,宿松作為欠發達地區,長江岸線較長,濱江區域是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戰場,特別是2010年經省政府批準籌建的宿松臨江產業園,經過多年發展,園區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去年,按照“一縣一區”原則,整體并入縣經開區。
  “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沿江園區和園內企業急切盼望從國家層面明確沿江區域的項目準入和產業發展相關標準,從而更好地承接產業轉移,實現高質量發展。”王趙春建議,對沿江工業園區綠色發展建設標準體系、環境風險防控配套設施建設標準等進行統一規范。同時,明確細化沿江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便于沿江地區對照抓好貫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并不是不開發。”左俊稱,長江保護立法應統籌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長江保護立法應對長江沿線地區什么能建、什么不能建劃出硬杠杠。”左俊具體說,由國家統一設置長江開發利用保護性紅線,科學合理劃定重要保護區、發展限制區、優先發展區,實行分級保護制度。
  同時,明確各功能區發展定位,建立項目準入負面清單和重點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嚴格把關審批。比如,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沿岸一公里范圍內,禁止新設園區,禁止新建重污染、高能耗、高風險項目。
  由于多年盲目開發,長江兩岸布局了大量小碼頭以及船舶修造、重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高風險企業。
  在左俊看來,要建立分類處置機制,對“散亂污”、不符合安全和環保標準、違法違規建設的企業堅決拆除。對合法合規的不搞一刀切,特別是要重視處理歷史和現實的關系,對沿江資源型城市、重化工城市,加大政策支持,鼓勵轉型發展,在發展中逐步解決問題。
  安徽省司法廳廳長姜明建議,在立法中明確“共抓大保護”理念,堅持科學開發有序發展原則,尤其是支持發展綠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和以港口為樞紐的集約化經濟區建設,進一步提升長江黃金水道效能,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明認為,要將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和綠色發展作為一個整體貫徹落實到立法中,嚴格禁止“大開發”,明確界定“大”的范圍,鼓勵和引導生態發展、綠色發展。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2019年1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發布的《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提出,鼓勵生態保護地區和受益地區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
  何樹山直言,目前,長江流域發展與保護矛盾仍較突出,應當盡快建立長江流域生態補償制度,鼓勵開發地區、生態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流域上中下游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多元化橫向補償關系,激發沿江地區生態保護動力。
  對此,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恒秋表示贊同:“應以法律形式明確生態補償,確定其法律地位,在干流及主要支流跨省際間建立上下游水質交接責任制和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建議,應創新思路,堅持補償、補助和獎勵并行。鼓勵生態保護地區和受益地區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引導流域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提供優于水環境質量目標的水資源予以補償。
  結合完善流域內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盧仕仁還提出,對耕地保護、水產養殖、畜禽養殖廢棄物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農業投入品廢棄物回收利用、生物農藥和生物有機肥推廣使用等實行補償。
  除此之外,盧仕仁還建議立法對農(獸)藥包裝物、農膜等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專條提出要求,嚴格監管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廣泛吸收民間資金,促進形成以農民交售為主導、企業和社會人員廣泛參與的回收體系。
  “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有利于推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不同地區、不同利益群體的和諧發展。”王趙春認為,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付費”原則建立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在法律層面確定生態補償標準,可以激勵、引導、約束各方行為。通過生態補償的法制化、規范化,推動全流域共建共享、互利共贏,形成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實現一體化保護和發展。

標簽:長江;長江流域;生態保護;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