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兩天,我這里的亮化工程將全部完工。”5月15日下午,路橋區螺洋街道水濱村咀里島梨花巷,水電工蔡師傅正忙碌著,為亮化工程作掃尾工作。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水心草堂。 張聆聽攝
水濱村承擔了連接路橋飛龍湖景區和黃巖鑒洋湖濕地的橋梁紐帶作用,是兩湖(飛龍湖、鑒洋湖)一山(大南山)規劃的核心區域,也是路橋上分水水景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色引領
為加快建設,去年4月,螺洋街道黨委牽頭,在原峴頭林村揭牌成立我市首家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基層黨組織。
新成立的鄉村振興黨委由該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任書記,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相關行政村黨支部書記任副書記,街道黨工委組織員任專職委員,下設17個黨員攻堅小組。
峴頭林村與東風村合并,成立水濱村后,黨員攻堅小組又結合服務“兩抓”年項目“水濱村精品民宿”和“城市桃源田園綜合體農業項目”等,進行水系連通、岸邊整治、河岸綠化、橋梁修建、游步道布置等。
目前,通過沖刺二季度,黨員攻堅小組已完成6大建設項目,即將掃尾兩個項目。
項目掛帥
站在夕韻橋上,對面的水心草堂在藍天碧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
水心草堂是當地為紀念南宋事功學派代表人物葉適而建的,旨在研究和發揚葉適思想,弘揚商德。水心草堂項目目前已投資650萬元,包括和合書院和文化禮堂,總占地3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
“現在房子已全部建好,正在完成室內裝修和周邊綠化工作。”隨行的螺洋街道農辦負責人潘劍告訴記者。
正在室內忙安裝的工人甘永福告訴記者,他們在水心草堂已經工作了半個月,目前,1000多平方米的板材安裝已經完成七成以上,估計一星期內將全部完工。
梨花巷取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為美麗公路兩側人行道的梨樹景觀綠化帶,貫穿整個水濱村,也是沖刺二季度的重點建設項目。
梨花巷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包括新建兩座橋和改建一座老橋。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條700米長道路兩邊,大大小小的梨樹正吐出新芽,兩座新橋和一座改建的老橋,與漣漪陣陣的碧水相映成趣。
潘劍告訴記者,這里的梨樹,小的是當地的品種,大的、長得高的是山西的梨樹。“看這高高大大的梨樹,其實并不貴,是當地的扶貧項目。”
目前,梨花巷已完成一期建設。明年春天,江南煙雨梨樹開花,市民就可以在這里欣賞美景。
全面整治
走進水濱村,干凈整潔的道路,鱗次櫛比的房屋,依水而建的小橋,處處是美景。
水是村莊的生命,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潘劍說,水濱村是五條河道匯集的地方,治水治污和村莊整治成了水濱村沖刺二季度的重點。
水濱村黨總支書記林宏華告訴記者,自水濱村成立以來,村里就開始拆違拆舊大整治,并著手開展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等工作。截至目前,水濱村已拆除違法建筑22150平方米,整村美化4000平方米,清淤3500平方米。
在荷塘月色景點,記者被眼前的美景吸引。林宏華說,這是一個違法建筑+兩丘廢棄水田改造而成。以前這里雜草叢生,經改造,成了一個荷塘月色景點。“我們還投入3000多元,購買錦鯉、睡蓮等,在中間建造了涼亭,讓景區別具江南水鄉的韻味。”
此外,防止生活污水亂排放,村里專門建成創意五角亭——浣紗亭,讓村民集中在此洗衣物。同時,在浣紗亭邊設立座椅,讓村民有個談天說地的地方。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