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治水再傳捷報。5月13日在杭舉行的全省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暨高水平推進“五水共治”大會上,我市被授予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市“大禹鼎”銀鼎。
“大禹鼎”是我省“五水共治”最高榮譽,是檢驗治水成效的重要標準。根據規定,第4次奪鼎的城市被授予“大禹鼎”銀鼎,因而此次奪鼎,意味著紹興治水“成色”又有新提升。大會上,我市柯橋區、上虞區被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縣、市(區)“大禹鼎”,至此,我市6個區、縣(市)實現了奪鼎“滿堂紅”。
去年,“五水共治”進入第五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和市主要領導批示指示精神,全市治水戰線堅持以“治水再發力、增色大禹鼎”為行動目標,以保持全省治水陣營第一梯隊為基本要求,以“污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建設為主要抓手,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全面推進“五水共治”(河長制)各項工作。
全市完成管網底賬、污水處理能力和各類污染源摸排,編制項目整治清單,完成8個工業園區(集聚區)、19個生活小區和12個鄉鎮(街道)的“污水零直排區”試點建設(省下達任務分別是3個、15個、7個)。同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美麗河湖”建設評定管理辦法、評分標準,組織開展河湖現狀情況調查和首批“美麗河湖”建設。
以“十百千萬治水大行動”項目建設為載體,著力推進以“雙十”防洪排澇項目為重點的強庫、固堤、擴排等水利基礎建設,全市累計完成“五水共治”投資102.14億元,全面完成年度計劃。
在實現河長制、湖(庫)長制全覆蓋(全市共設立各級河長5557名、各級湖(庫)長3799名)的基礎上,我市進一步探索深化治水長效機制,發布全國首個河湖長制地方標準,使我市進入“依標履職”“依標治水”新階段,共治共享良好氛圍進一步形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