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5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昨天下午,浙江省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暨高水平推進“五水共治”大會在杭州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德清再次獲得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縣(市、區)“大禹鼎銀鼎”。
自2014年全面打響“五水共治”攻堅戰以來,德清已連續5年獲得“五水共治”優秀市、優秀縣“大禹鼎”。
榮譽的背后,是德清人用決心、創新和堅持到底的恒心不斷探索治理模式、工作機制,打破瓶頸,讓房前屋后的河道、池塘變成一處處美麗的風景,讓城市、鄉村變得更加生態宜居。
據統計數據顯示,德清16個縣控以上水質斷面均在Ⅲ類水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成功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河湖200個(條)。
下渚湖街道茅山前港
“橫向到邊 縱向到底” 河長水域管理全覆蓋
德清,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境內縱橫交錯的河道共有1211條,水域面積達79.9平方公里,此外還有小池塘、小溝渠、浜兜等小微水體2300多個。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德清的水域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守住這份碧水清波離不開‘河長制’這套高效管用的長效機制和責任體系。”德清縣治水辦專職副主任陳國松告訴記者,全縣共有縣級河長34名、鎮級河長559名,村級河長588名,組級“塘長”1362名,擔負起河道“管、治、保”的職責,形成了具有德清特色的河長制工作體系。
“一書兩單”便是德清特色之一。“前不久,我們剛剛和34位縣級河長簽訂了‘2019年度河長工作責任書’。” 陳國松介紹道,“一書兩單”分別是年度工作責任書、河長責任報告單和巡河信息反饋單。
在河長責任報告單中詳細地呈現著,該河長所負責河道的地理位置、目前水質情況、治理任務等基本情況,鎮級河長、村級河長的聯系方式,以及河長所肩負的職責。
“一書兩單”強化河長身份責任意識 深化履職實效
“如此一來,縣級河長既可以精準掌握了河道的基本情況,同時也可以動態性了解河道有無異常,通過一級抓一級,‘一把手’抓‘一把手’,深化河長制履職實效。”陳國松表示。
縣級河長帶頭巡河,鎮級河長集體巡交叉打分,微信、QQ工作群中及時進行信息交流已經成為德清河長們的工作日常。
“去年,我們還將河長履職觸角延伸至農村基層最末端,創建了42個‘基礎河長工作站’,組織開展各類河長培訓交流、全民活動等100余次,最大限度打通河長履職‘最后一公里’。”陳國松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基層河長工作站”以行政村組織為單位,由村黨組織書記任站長、村域內村組兩級河長為成員,同時還邀請了縣級河長、民間河長、志愿者等,在進一步織密河長工作責任體系的同時,落實治水“陣地”。
“今年的計劃是到年底,創建完成134個河長工作站,進一步發揮村級河長隊伍引領作用,實現村級河長工作站全域覆蓋。” 陳國松說。
基層河長工作站管好河道“末梢神經”
建立河湖健康體檢檔案 探索精細化管理模式
從“清三河”到“剿滅劣V類水”,從“截污納管”到創建污水零直排區,從“百河示范”到“美麗河湖”創建,德清通過“截、清、治、修、管”五部曲奏響了治水“最強音”,并連續五年奪得浙江“五水共治”最高獎項“大禹鼎”。
奪得下,還得守得住。在陳國松看來,治水沒有終點,“我們今年正在探索河湖的精細化管理模式,運用人體醫理的方法計劃對200條河道開展健康體檢。”
前不久,德清縣鐘管鎮蠡山村黨支部書記衛俊接到了劉家橋港的體檢報告,“健康評價:98.62分,健康評價等級:健康,主要問題:無異常,河岸部分固化……”他說,“有了這份體檢報告,河道的水質指標、生態指標、管理指標,以及生過什么‘病’,開展了哪些治理都了如指掌,對于接下來如何管護這條河,更有方向和計劃了。”
200條河道迎來健康體檢
“河道是有生命的,是流動性的,也會和人一樣‘生病’,由此我們參照《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以基礎、水文、水質、生物、社會、病史六大類18個分項指標對河湖進行全面體檢,并進行綜合專業化評分,讓數據來說話。”陳國松告訴記者。
體檢完成后,每條河湖都將生成一份個性化健康體檢檔案,根據所采集的指標信息,生成雷達圖,給予“健康、亞健康、不健康”的診斷結果。同時,縣河長辦也將根據體檢報告和診斷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將加強生態修復、提升岸坡完整度和利用率、強化污染隱患監管等一系列措施建議送到河長手上,指明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陳國松表示,這份體檢報告也為制定“一河一策”提供詳實可靠的實地勘察及測試數據,真正使“一河一策”編制有檔可依、有據可查。
此外,檔案還記錄了該河道的以往病史和整治過程,為河長交接、問題溯源、因河施策提供依據。
打造公眾參與綠色循環 共守一方碧水清波
“德清的水域環境實現了由‘臟’到‘凈’,由‘凈’到‘清’,由‘清’到‘美’的持續提升,重塑江南水鄉美景、還水于民的同時,提升全民的生態文明意識是我們接來的重點工作之一。”陳國松說道。
為了調動公眾參與的積極性,2018年3月上線了“德清公眾護水平臺”App,在這個平臺上,人人都可以注冊成為河長,并通過巡河任務搶單、贏生態綠幣等方式參與到護水工作中來。
陳福亮是下渚湖街道朱家村的一位村民,搶任務單、巡查河道,已經成為了他每天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我從去年3月份注冊成為民間河長,每天晨練的時候兼顧完成巡河任務,發現問題及時拍照上傳,已經完成500多次的巡河任務,獲得了15088枚生態綠幣,是護水‘英雄榜’上的第一名。” 陳福亮驕傲地說道。
在德清,像陳福亮這樣把“巡河”、“護水”變成日常生活中一部分的人已經屢見不鮮。最新數據顯示,目前該平臺在線注冊用戶已經達到了3200余人,“巡河”“護水”已經成為了德清的爆款“游戲”。
而通過完成任務獲得的“生態綠幣”,不僅能兌換綠色農產品,還可以換“真金白銀”。“經過和德清農商銀行的經過多次磋商達成合作,以‘生態綠幣貸’的方式,回報在治水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參與者。”陳國松介紹道,截至2019年2月底,德清共計發放綠幣公益貸483戶,貸款金額達9200萬元,其中綠幣貸款最低利率為4.5%。
今年又在原有的基礎上成立了“公眾護水基金”,并與農產品電子商務公司和縣農商銀行,簽定長期合作協議,進一步擴大受益范圍,打造公眾參與綠色循環。
“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探索、挖掘社會力量參與到河道管理中,邀請綠色企業冠名‘美麗河湖’輔助行政河長進行日常管理的同時,也可以以此來進行自我宣傳,例如在河道邊設置標示牌提醒過往群眾‘保護綠水青山 共建美好家園’等,在護水工作中融入多方力量。”陳國松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