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船一下子駛入瓶口,就怕擱淺堵塞!”浙湖州貨1952船船老大高保忠,每次從上海裝貨返回湖州,經過杭湖錫線主干航道菱湖岔口,進入埭菱線支線航道的這條近20公里窄淺的航道時都要特別小心。
這幾天,讓高保忠擔心的事有了轉機。記者從市港航局了解到,東練線三期談家墩至查家籪段航道養護工程將于5月下旬正式動工,這意味著,淺窄的支線航道將整合提升,船戶和臨港企業的船今后開船的“瓶頸”將被打通。
湖州水網密布,有120條航道,通航總里程1180公里,其中500噸級及以上主干航道318公里,而絕大多數是支線航道,干支航道等級相差懸殊。隨著長湖申線、湖嘉申線、京杭運河等主干大動脈改造提升,千噸級運輸船暢行,然而,很多大型臨港企業坐落于自然狀態的支流血脈上。
位于埭菱線東林段航道畔的新鳳鳴集團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100億,年產110萬噸纖維新材料,是浙江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然而,這條窄淺的支線航道,通航只有100噸級, 300噸重船進來,極易擱淺,造成“腸梗塞”,給企業帶來了不少煩惱。“水運線中斷會導致我們整個生產原材料供應不上,改用陸路30噸貨車運輸,運輸成本就會提高不少,給整個道路安全帶來較大影響,而且老百姓的意見也比較大”。新鳳鳴集團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胡興其說。
為打通水運生命線,破解干支航道等級不匹配,市港航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提出了整合現有思練線、雙善線、千善線、菱新線、埭菱線五條支線航道,規劃一條東西走向的東練線的思路,該航道貫穿東苕溪、杭湖錫線、京杭運河等骨干航道,全長40.4公里, 2015年起,東練線通過專項養護工程分段整合提升。
采訪中了解到,東練線三期航道養護工程將于近期開工,四期工程也將于6月中下旬正式動工,重點改造埭菱線,預計明年底建成,并配套建有10艘船能同時停靠的錨泊區1座。市港航管理局航道管理科科長湯偉強說,“這條航道改造提升后,單向可通航500噸貨船,實現干支通達,讓臨港企業發展沒有通行的后顧之憂。”
胡興其稱,根據現有吞吐量,走水路每年能為企業減少兩千萬成本,“走水路帶來的優惠是實實在在的,航道提升了,我們運營就更有底氣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