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環境污染犯罪案件鑒定費用哪里來?

泰州多個部門吐槽執法監測鑒定問題多,亟待解決

發布時間:2019-05-14 12:54:57 來源:中國環境報 見習記者 李苑

  “辦理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如果需要委托鑒定,由于需要先行墊付鑒定費用,生態環境部門和公安部門一起研討案件,鑒定費用從哪里來往往是討論的焦點問題。”

  “江蘇省內有鑒定資質的單位少,鑒定費用高、周期長。2014年、2015年辦理的環境污染犯罪案件,鑒定費用一直到2018年才能設法支付。”

  在日前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的一次座談會上,泰州市公安、檢察、法院、生態環境部門無一不對當前環境污染案件的監測鑒定以及執法監測頗有微辭。

  監測鑒定缺乏標準,

  案件相對人意見大

  “以水污染損害賠償的鑒定為例,專家鑒定意見往往需要結合專業測試機構的取樣技術鑒定結果,目前的監測機構在取樣時由于時間地段不同,會出現同一案件不同測試結果。”

  泰州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劉艷說,“鑒定標準不規范,不同的鑒定機構、不同的鑒定專家對同一案件會給出不同的鑒定結論。鑒定費用沒有統一標準,出現鑒定費用過高的現象。建議在全省范圍內建立環境污染損害監測和鑒定具體標準、鑒定收費標準等制度。”

  問題不止于此,有一起案件,被告人榮某2016年1月~2017年1月6日,在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利用其經營的工廠對外回收廢舊鉛蓄電池,召集人拆解煉鋁,提煉鉛錠作為自己工廠生產新電池的原料。

  公安機關從其工廠內依法扣押廢舊鉛蓄電池、廢舊電池殼、廢鉛板、鉛錠。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上述廢舊鉛蓄電池系HW49類危險廢物,廢鉛板系HW31類危險廢物。榮某工廠在拆解煉鋁過程中產生廢渣、廢氣、廢水,均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周邊土壤、河流污染。經某研究所評估,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費用為人民幣588萬元。

  泰州市海陵區法院行政庭庭長環震告訴記者,這是她最近辦理的一起刑事案件,辯護人對這個案件的環境污染損害評估報告從委托機關到評估程序、適用標準、修復方案是否合理、時間跨度超越起訴書指控的范圍等多個方面,提出異議。

  以程序不合法為例,這起案件的取樣地點及樣品的封存都沒有得到被告人、被告單位的確認,而且評估機構在接受委托后,又將部分需要測量、取值的事項轉委托另一家有資質的檢測公司進行。

  環震說,沒有委托人的授權或追認,是否可以轉委托,轉委托是否合法,是存在爭議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85條明確,鑒定意見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作為定案的依據,總共列舉了九種情形,其中第五條為“鑒定程序違反規定的。”

  此外這起案件的辯護人還提出,本案的鑒定報告能證明就是環境污染損害的程度以及修復所需費用所花去的費用,但不能證明環境污染后果是起訴書所指控的犯罪時間內單獨形成,即這個鑒定報告提出的是整個生產期間的全部污染結果,因此,公訴機關指控由被告人來共同承擔這個刑事后果和民事賠償的責任依據不足。

  監測鑒定收費高周期長,

  制約案件偵查

  在泰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大隊教導員滕超看來,辦理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的核心證據是監測鑒定意見,但是從目前很多案件辦理的情況來看,監測鑒定費用已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案件偵查進度。

  “因為沒有明確的預算保障,日常案件辦理監測鑒定存在諸多問題”,滕超向記者一一列舉:

  首先,部門職責調整,案件監測鑒定工作無法保障。生態環境部門垂改以后,地方監測部門在被邀請辦案時需要另外支付費用,執法監測聘請第三方監測機構配合,也需要單獨支付費用。

  其次,預算估計稍有不足,案件監測鑒定工作就無法開展。2018年,泰州公安、生態環境部門連續開展多次專項行動,全年的專項經費在上半年就用光了,導致下半年相關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第三,跨區域、異地用警類環境污染案件,監測鑒定費用難以保障。由于此類案件脫離屬地生態環境部門的管轄權限,需要公安機關單獨支付監測鑒定費用,這嚴重增加了辦案部門負擔。

  最后,正常招標程序緩慢,容易延誤案件辦理。環境污染案件的監測鑒定費用一般都在10萬元以上,按照相關財務政策需走招標程序,這一過程動輒需要數月,容易導致案件擱置,嚴重影響偵查進度。

  “垂改以后,生態環境部門的執法監測往往需要委托第三方機構,一年的執法監測費用就得花費幾十萬元。而且第三方監測機構出具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直接關系到辦理行政處罰案件的證據是否有效。現在大部分涉事企業都會對監測報告提出質疑,建議要對這些第三方監測機構加強監管。”泰州市生態環境局法規處包俊告訴記者。


標簽:鑒定;案件;生態環境;監測;辦理;委托;危險廢物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