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湖州市美麗鄉村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當天就有2起隨意堆放、傾倒建筑垃圾的案件被調查,并依《條例》規定進行了處罰。
《條例》讓美麗鄉村環境維護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條例》還從規劃和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產業發展促進、保障和引導、法律責任等方面對美麗鄉村建設作出了規定。
《條例》著眼全市,但我縣美麗鄉村建設已經有11年,《條例》的出臺,對我縣美麗鄉村建設有哪些促進作用?昨天,記者走訪相關部門,逐一了解。
堅定信心 破解要素制約
“《條例》突出了‘兩山’轉化。”縣農業農村局美麗鄉村建設指導科科長李健說,在條款內容上,《條例》把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和產業發展促進作為立法重點,既對綠水青山做了保障性規定,又對加快美麗鄉村由建設向經營跨越做出引領性規定。
這和我縣美麗鄉村建設理念不謀而合。
近年來,我縣在美麗鄉村全覆蓋基礎上,開展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已經有44個行政村成功完成創建。在創建中,我縣突出經營理念,讓鄉村有自我造血能力,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我縣又出臺了《安吉縣“鄉村經營示范村”創建工作試點辦法》,啟動鄉村經營示范村創建,對鄉村經營方向進行引導。
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創建,美麗鄉村經營示范村創建,開啟了安吉美麗鄉村的雙“示范”。
“鄉村不能為了美麗而美麗。”李健說,當前,全國各地都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但都比較注重環境方面,對鄉村經營缺少關注,《條例》突出“兩山”理念,不僅是對我縣多年來美麗鄉村建設的肯定,對其他地方也有指導意義。
發展是硬道理。《條例》還將產業發展促進作為單獨一章,從政策制定、金融保障、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讓產業發展有了底氣。
“《條例》破解了鄉村經營發展的土地要素制約。”李健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預留用地空間,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標,保障現代農業和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這讓一直以來困擾鄉村發展的土地要素得到解決,實在是太好了。
據不完全統計,我縣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過程中,多數村基本上都存在用地指標不夠的情況,總面積達到數百畝。
“村里要發展,就需要項目,項目建設需要土地。”溪龍鄉溪龍村村主任李云峰說,然而在實際發展中,鄉村的土地指標太少,根本就滿足不了鄉村的實際需要;所以《條例》的這項規定,對鄉村發展具有實際促進作用。
有法可依 管理更加從容
“《條例》為美麗鄉村建設管理也提供了法律依據。”李健說,《條例》以立法的形式固化了湖州地區十多年來美麗鄉村建設管理的經驗;同時,《條例》也根據實際情況,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農村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管線架設等問題,創設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制度規定,為行政執法、農村自治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2018年底,鄣吳鎮玉華村村委會對村里2戶衛生長效保潔不達標家庭進行公示,按照2018年6月份新修訂的《村規民約》規定,如果整改落實不到位,將取消2戶家庭大病統籌等方面所享受的村級惠民政策,必須得整改落實滿一年后,經《村規民約》監督理事會認可后才能重新享受這些優惠政策。
在美麗鄉村環境衛生管理上,對違反者沒有強制性手段,有時候讓鄉村管理者束手無策。玉華村黨支部書記邱興平說,沒有其他手段,只能通過《村規民約》來管理村民;但其實手段也偏“軟和”,如果村民不服從,受到的懲罰其實也非常低。
而《條例》則把務實管用當作了立法宗旨,采取教育和懲罰相結合的原則,對擅自關閉、拆除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和公共衛生廁所設施、設備,隨意拋撒、傾倒、堆放建筑垃圾等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
5月1日,縣相關部門處罰的2起隨意堆放、傾倒建筑垃圾案件就是依據《條例》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條例》規定“電力、電視、通訊、網絡等管線單位應當采取多桿合并、明晰標識產權等方式……鼓勵有條件的村莊將各類管線落地敷設……管線運營單位應當定期對管線進行清(整)理,確保管線安全、整齊、美觀。”同時也規定管線運營單位違反預期不改正的,將處以1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罰款。
“這在責任上進行了明確,對美麗鄉村成果的鞏固有作用。”李健說,《條例》讓各家單位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管理中來,以往五線下地需要多方協調、“求人”,但現在根據《條例》規定,就不用再“求人”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